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基于棱边的有限元法
1)  edge-base FEM
基于棱边的有限元法
2)  edge element
棱边有限元法
1.
Application of edge element method in engineering eddy current problems;
棱边有限元法在工程涡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3)  Edge finite element
棱边有限元
1.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ANSYS,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3D eddy current field of heavy current three-phase bus bar bridge through edge finite element method.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 SYS,采用棱边有限元方法,对大电流母线桥进行了三维涡流场的计算,得到了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大小及其在母线桥中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母线桥正常运行时的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工作电流、母线相间距离对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影响。
2.
The edge finite element interpolation function of 1-forms for prism is derived.
就三梭柱单元导出了棱边有限元法的1-形式线性插值基函数。
4)  edge element
棱边有限元
1.
PCG methods for solving finite element equations by nodal elements and edge elements are given respe.
针对电磁场数值分析中的大型稀疏对称线性方程组,尤其是求解棱边有限元法生成的奇异方程组,通过时谐涡流场实例计算,比较了目前文献中出现的各种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预优处理的不完全乔列斯基分解共轭梯度算法,并得出了分别适用于节点有限元与棱边有限元离散方程组的最优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
5)  REV-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基于REV的有限单元法
6)  finite edge element method
有限棱元法
1.
So a new FEM was proposed called the finite edge element method(FEEM).
用所提出的有限棱元法开发了程序,并用其分析了地下岩洞的应力和变形,模拟了圆盘破裂演化过程,其结果与利用其它大型商业软件计算而得的结果相近。
补充资料:田边元
      日本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东京。1901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04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数学科,后转入文学部哲学科;毕业后,1913年任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部讲师,1919年转任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副教授。1922年留学德国,接受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和M.海德格尔的思想。回日本后,1927年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1945年退休。1951年获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勋章。
  
  田边在哲学思想上是西田几多郎的继承人。他和西田一起创立了京都学派。田边的哲学思想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5年发表《最近的自然科学》时起到1924年发表《康德的目的论》。田边的科学论基本概念来自西田哲学的"直观"。他认为只有在"直观"上才有"实在"。他用这个"直观"去改造I.康德的先验论,达到了他所谓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田边使"实在"完全脱离物质基础而走到纯粹的主观主义,以致同西田一样,把"实在"扩大为神,陷于神秘主义。《康德的目的论》按照康德的分类法提出了 3种合目的性:①主观的形式的合目的性;②客观的实质的合目的性;③由田边命名的所谓"自觉的合目的性"。田边用"自觉的合目的性"综合前两个合目的性,这个综合以意志为动力,是意志的正、反、合,田边把它叫做"意志的辩证法"。
  
  1932年田边写出《黑格尔哲学与辩证法》,1933年出版《哲学通论》,田边哲学进入第二阶段。田边通过对G.W.F.黑格尔的研究,基本上按照西田的"绝对无的辩证法"模式构思出"绝对辩证法"。接着,他于1937年提出所谓"种的逻辑"。种,指的是个(个别)、种、类(一般)中的种。田边特别重视这个种,认为它是社会存在不可缺少的契机,个、种、类三者是处于以互相否定为中介的关系上的。按照这个逻辑,世界是普遍或一般(类),国民是个别,这二者的中间环节就是种即国家(特殊)。田边认为国家应当昌盛、发展,他用这种逻辑表示了对侵略战争的拥护。他自从建立"种的逻辑",便从西田哲学独立出来而形成自己的哲学,并且批判西田的"绝对无"的逻辑。
  
  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败后,田边原来的哲学破产了。于是他埋头忏悔,开始了他哲学的第三阶段。1946年他的《作为忏悔道的哲学》一书出版。他的忏悔道是以日本佛教哲学家亲鸾的思想组成的一种宗教哲学。同年,田边又出版了《政治哲学的急务》一书,把前书的原理运用于政治,构成所谓"社会民主主义哲学"。他这时主张借助基督教宣扬的"友爱"去建立社会民主主义。同时,他将"无"上挂日本天皇,论证天皇的不可侵犯性来自"无的优越性",表明了要维护天皇制度的思想。在1947年发表的《实存和爱与实践》中,他试图综合社会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1958年他又出版了《不要忘记死》等贯彻存在主义观点的著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