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ssenger's psychology
旅客心理
2)  passenger
旅客
1.
Revenue Management Based on Passenger Seat Choice Behavior;
基于旅客舱位选择的航空收益管理
3)  Passengers
旅客
1.
Results The passengers have a little knowledge about AIDS but they lack knowledge on AIDS transmission.
目的 了解长江航线旅客对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长江航线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2.
With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dependent of undertakers of the transport business and the passengers, current laws of contracts has had difficulty in regulating such civil law relations.
特别是在客车经营者是个体运输户的时候,一旦发生了旅客人身伤亡事故,关于旅客的赔偿问题就更显复杂。
3.
An Electronic Supervising System in the Mangement of Passengers at the Seaport;
〔目的〕建立1套完善的旅客及携带物检疫查验电子监管系统,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克服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带来的检验检疫人员工作量大、效率低、应急反应慢等一系列弊端。
4)  passenger train
旅客列车
1.
Analysis on composition and pollution of garbage in railway passenger trains;
旅客列车垃圾理化及污染特性的研究
2.
Efficacy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killing cockroach on different type passenger train;
不同灭蟑方法搭配使用对不同车型旅客列车灭蟑效果的研究
3.
Investigation on virus-carrying rate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passenger train;
旅客列车鼠类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情况调查
5)  Passenger trains
旅客列车
1.
Index Evaluating System on seats allotment of passenger trains based on AHP;
基于AHP的旅客列车票额分配系统指标评价体系
2.
The basic removal coefficient and additional removal coefficient of speedup passenger trains on single railway lines are analyzed by taking HankouDanjiangkou railway line as the background.
以汉丹线旅客列车提速方案为背景,分析了单线铁路快速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和额外扣除系数。
3.
Raising the speed of passenger trains will change the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ins, resulting in changes in the removal coefficient of the passenger trains and the passing capacity on a nonparalleled train diagram.
旅客列车提速,会改变客货列车速差,引起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和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变化。
6)  passenger dinning cars
旅客餐车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国际旅客联运协定》
      苏联等八个国家于1951年11月签订的关于铁路旅客、行李和包裹直通联运,以及铁路、海运旅客和行李混合联运的协定。它对各参加国的铁路企业、轮船公司、旅客、包裹发送人和领收人都具有约束效力。
  
  协定的目的和意义  《国际旅客联运协定》是为了开展有关国家间旅客和行李、包裹直通联运而签订的。办理直通联运,旅客无须在国境站重新购买客票和换乘,行李和包裹的发送人无须在国境站办理托运和计算核收运输费用的手续;轨距相同的铁路,客车可以直接过轨,轨距不同的铁路,客车可更换轮对过轨,从而消除旅客列车在国境站的接续时间,加速客车周转和旅客、行李、包裹的送达。因此,协定的签订为促进国际交往、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加国和执行机构  《国际旅客联运协定》最初的签字国有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八个国家。1953年 7月中国、朝鲜和蒙古成为这一协定的参加国。1955年 7月越南也成为参加国。为了保证协定的执行和处理日常事务,曾设有事务局,选定波兰主持。1957年9月1日起,协定有关事务改由铁路合作组织委员会处理。委员会是协定参加国铁道部长会议的常设机构,按专业下设的第一专门会议,负责掌管国际旅客和行李、包裹联运事务。
  
  主要内容  《国际旅客联运协定》有俄、中、德文三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主要内容包括:签订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旅客、行李和包裹运输,运输费用的计算核收办法,铁路对行李或包裹运输的连带责任,赔偿请求、诉讼和起诉时效以及各参加国铁路间的清算办法。
  
  协定参加国铁路间的旅客、行李和包裹运输,按协定规定的条件和运输票据办理。国际直通铁路、海运混合联运的旅客和行李运输,按协定附件一《国际旅客联运旅客、行李和包裹运送赔偿请求审查规定》规定的条件和运输票据办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