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三农"非农化
1)  nonagricultural shift for three types of agriculture
"三农"非农化
2)  farmland conversion
农地非农化
1.
Analysis on farmland conver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基于农地非农化理论的农地保护分析
2.
Nonagrlcultural Farmland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Aualysis of the farmland conversion regulating mechanlm;
农地非农化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的分析
3.
A Study on Harmonization of Rural Labour Force Transfer and Farmland Conversion;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非农化协调研究
3)  land conversion
农地非农化
1.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excessive local agricultural land conversion by comparing the institutional benefit and developing benefit affecting the land conversion process in Changjiang Delta region.
研究目的:比较制度收益与发展收益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研究驱动地方政府过度推进农地非农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2.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nd conversion on food security wa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and an empirical study was taken.
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认为农地非农化只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
3.
Harmoniz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land conservation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controlling of land conversion.
协调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对农地非农化进行合理的调控。
4)  Non-Agriculture-Oriented Farmers
农民非农化
1.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Chinese"Non-Agriculture-Oriented Farmers"and"Non-Agriculture-Oriented Land";
论中国“农民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
5)  non-agricultural of rural areas
农村非农化
6)  illegal non-agricultural conversion of land
农地非法非农化
补充资料:吴觉农(1897~1989)
      中国农学家。1897年 4月14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89年 10月 28日卒于北京。早年毕业于浙江省农专。1917年留学日本主攻茶叶学。1922年回国后,初任教于上海劳动大学等校,后主持上海商品检验局的茶叶出口检验和外销工作,并在华东地区创办若干茶叶改良农场,还曾任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所长。1941年在重庆复旦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茶叶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副部长、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等职。他曾是中国农业学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即参与中华农学会的领导工作;30年代曾与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等创办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49年后曾当选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会长等。吴觉农著述甚广,其中有关茶叶内容的自1923年发表的《茶叶原产地考》起,共有200余篇。其他著译还涉及农业经济及社会、妇女等问题,1922年发表的《中国农民问题》曾入选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材。1987年中国茶叶学会编辑出版《吴觉农选集》,计40余万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