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矶体加固
1)  Strengthening the short bankhead
矶体加固
2)  ferromagnet [英][,ferəu'mægnit]  [美][,fɛro'mægnɪt]
铁矶体
3)  consolidating crack
加固岩体
4)  overall strengthening
整体加固
1.
Many strengthening methods were used in the project inclu- ding the overall strengthening method by ad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by piles, columm strengthening by increasing section,beam strengthening by gluing carbon fiber composite sheets or by increasing section,floor strengthening by casting new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and so .
介绍了80年代按照老规范设计的非抗震建筑在满足新规范的条件下的加固设计,包括局部增加混凝土墙的整体加固设计、补静压锚杆桩的基础加固设计、四边加大截面的柱加固设计、加大截面法和粘碳纤维的梁加固设计、补现浇板的楼板加固设计等诸多方面,其做法可以作为同类加固设计的参考。
5)  ground treatment
土体加固
1.
In this paper,the applicability,the characters and the formats of application of ground treatment in foundation excavations w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通过土体加固技术在基坑开挖工程中的应用条件、工艺特点及加固设计形式的分析归纳,结合近年来上海的基坑开挖工程实践来探讨应用土体加固技术改善土性,提高软土地层开挖的稳定性和控制基坑卸载的变形,从而解决疑难复杂地下工程的开挖稳定问题,满足周边设施的变形控制和保护要求。
6)  soil reinforcement
土体加固
1.
Application of soil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above the underground;
土体加固技术在跨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2.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igh-pressure spiral-spayed pile as the water stop curtain and the soil reinforcement in the pit enclosure.
该文介绍了高压旋喷桩在基坑围护中作为止水帷幕和土体加固的应用,并提出了有关的注意事项。
补充资料:洛矶山脉
洛矶山脉
洛矶山脉(RockyMountains)位於北美洲]西部,从加拿大横越美国西部、直到新墨西哥州,绵延超过4800公里。

此山脉的最高峰是埃尔伯特峰,位於科罗拉多州境内,高度有4401米。罗布森峰则是加拿大境内的最高峰,高度为3954米。整个洛矶山脉系统是美国地文区的一大部份。

地理与地质

洛矶山一般定义为从加拿大的里阿德河到新墨西哥州的格兰德河,南北两端再延伸只能是属于美洲山地的一部分,不再属于洛矶山脉。

洛矶山脉的比较年轻的部分,是在白垩纪时代(大约1亿4千万年至6千5百万年前)隆起的,南部可能在前寒武纪(大约39亿8千万年至6亿年前)就已经隆起了。洛矶山脉的地质结构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在南部边缘也有年轻的沉积岩。在有些地区有第三纪(大约6千5百万年至180万年前)喷发的火山岩。几千年来河流的侵蚀,使得山间谷地成为相对平坦的盆地。洛矶山脉的中西部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断层和褶皱花岗岩组成。

从更新世到全新世(1800万年-11000年前)发生多次冰河时期,当时黄石公园的90都被冰川覆盖着,从1550年到1860年还属于“小冰河时代”,冰川曾经向前推进。

洛矶山积雪融化补充河流和湖泊的水源,占美国全部淡水水源的1/4,从洛矶山脉发源的河流流入三个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这些河流包括:

阿肯色河ArkansasRiver

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River

科罗拉多河ColoradoRiver

哥伦比亚河ColumbiaRiver

弗雷塞河FraserRiver

KootenayRiver

密苏里河MissouriRiver

皮斯河PeaceRiver

普拉特河PlatteRiver

格兰德河RioGrande

萨斯喀彻温河SaskatchewanRiver

斯内克河SnakeRiver

黄石河YellowstoneRiver

洛矶山脉是北美大陆的分水岭,在蒙大拿州的“冰河国家公园”内,有一座2444米的山峰,被称作“三分水岭”,因为从这里起流出的河流,分别奔向三个大洋。

人文历史

从最后一个冰河时期开始,人类已经就到洛矶山脉地区,主要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个部落,包括肖肖尼、苏、犹他、阿帕契、黑脚、平头等,他们在洛矶山麓和河谷猎捕猛犸象和原始美洲野牛(比后来的美洲野牛要大20),他们可能和后来的印第安人一样,在秋季和冬季移居到平原地带,在春季和夏季进入山区捕鱼、猎鹿和采集浆果、块根等。在分水岭的山顶有5400年-5800年前印第安人建造的用来驱赶猎物进入石墙。最新科学研究认为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对维持哺乳动物种群数量是非常有效的。

1540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进入洛矶山区,随之而来的士兵、传教士、黑人奴隶带来了马、金属工具、枪支、新型的疾病和不同的文化,战争、疾病、家园丧失(水土流失)使得原住民的人口迅速萎缩。

路易斯和克拉克在1804年-1806年的探险是第一次对洛矶山脉的科学考察,但实际在他们探险期间起码碰到了11位来自欧洲的白人,最早是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从1720年-1800年,他们到洛矶山寻找矿藏和毛皮。1802年以后,美国毛皮商大批涌入洛矶山,1832年,来自东部的车队第一次从怀俄明山口穿越洛矶山。

1847年摩门教徒在大盐湖落脚;1859年科罗拉多州发现金矿;1869年横穿美国的铁路建成;1872年黄石国家公园成立;采矿业和森林工业迅速发展。1891年-1892年设立了多处森林保护区,1905年保护区扩大到现在洛矶山国家公园的区域内。旅游业也开始发展,宿营地被成农场,车站发展成城镇,一些城镇发展成大城市。

产业发展

洛矶山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包括铜、金、铅、银、钨、锌、钼、煤、天然气、石油和油母页岩,科罗拉多州的钼矿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钼矿,加拿大最大的煤矿也在洛矶山区。

这样多的矿山排放的尾矿和有毒废物污染了整个洛矶山区,例如开采了80年的锌矿濡染了北科罗拉多州的伊沟河(EagleRiver),使得水藻和鳟鱼迅速减少,如果要恢复原有生态环境,大约需要耗费230万美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