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海湾战争
1)  the Gulf war
海湾战争
1.
It was mentioned that the Gulf war was high technological one.
简要论述了海湾战争及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的特点,说明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技术战争;阐明了新材料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新材料是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应走在武器装备设计研制的前面;最后,根据海湾战争的启示,并吸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兵器新材料的对策。
2)  Gulf war
海湾战争
1.
Wit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paid to the UNSC reform,the author believes if the UNSC could establish a Gulf War work relationship,taking diplomatic needs and interests of various parties and member states into account,considerable success would be led to.
在联合国改革呼声高涨的今天,安理会能否形成海湾战争期间的合作模式意义重大。
2.
media report on the first Gulf war and the latest Iraq war.
事实上,美国媒体对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及最近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都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当战争爆发时,事情的真相往往是第一个牺牲品”。
3.
Gulf War was the first hot war after the Cold War, the United States took immediate military and foreign action to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ally.
第一次海湾战争对中国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因为当时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中国反对美国主要是反对美国控制海湾地区,建立单极世界霸权。
3)  Gulf War veterans
海湾战争参战员
4)  Gulf War syndromes
海湾战争综合征
5)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Gulf War
海湾战争综合症
6)  new trends in the Persian Gulf War
海湾战争的新动态
补充资料: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
Gulf War
    1991年1月 17日~2月28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战争起因 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大国长期争夺的场所。8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缓和后  ,该地区潜在的矛盾逐渐突出  。伊拉克对科威特觊觎已久,1961年拒不承认科独立,并企图以武力将其吞并,并因边界问题与科多次发生纠纷和冲突。伊拉克-伊朗战争期间,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科威特减免其债务,遭科坚决拒绝后,伊于1990年8月2日出兵占领科全境,8月8日宣布科为其第19个省。伊侵科行径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同时也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为美出兵海湾提供了借口。伊侵科当天,美独立号航空母舰即奉命驶往海湾。8月6日,美总统G.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向海湾部署军队。联合国安理会亦通过要求伊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并对伊实施贸易禁运等决议。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的名义建立多国联盟。英、法等38个国家出于不同的目的派遣20万人的战斗部队或支援部队,日本等10多个国家向美国捐款540余亿美元。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限定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并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1月16日后可使用武力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
    双方部署与作战企图 开战前夕,多国部队总兵力为69万人(其中美军45万人)  ,坦克3500余辆(其中美军2000余辆)  ,装甲车3000余辆(其中美军2200辆),作战飞机5000余架(其中美军2000余架),舰艇250余艘(其中美军140艘),部署在伊拉克-科威特周围地区,对伊军呈包围态势。伊军总兵力120万人,作战飞机770余架,坦克5800余辆,装甲车5100余辆,火炮3.8万余门,地地导弹800余枚。在南部战区(伊科战区)部署有43个师(约45万余人),并在科沙边境地区构筑了包括两个防御地带的“萨达姆防线”;其共和国卫队8个师为战略预备队,部署在伊科边界以北地区。在北部战区部署有2个军,以备美军在土耳其方向开辟第二战场。在西部战区部署有1~2个步兵师。在中部地区部署有1个军。另有1个师和4个旅部署在巴格达周围。
    战争经过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多国部队航空兵空袭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空中战役阶段(1991.1.17~2.23)   空中战役包括战略性空袭、夺取科威特战区制空权和为地面进攻做好战场准备。11天后,多国部队已完全掌握制空权。进入第三周后,空中行动的重点转入科威特战区。至2月23日,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极大削弱了伊军的C3I(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部队损失近50%,后方部队损失约25%,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伊军实施消极防御,以藏于地下、隐真示假、疏散国外等措施躲避空袭,保存实力;同时不断以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沙特、巴林境内的目标,迫使多国部队延长空中战役时间并出动大量飞机寻歼伊军飞毛腿导弹。伊海空军则对多国部队实施有限反击,多次以飞机和导弹艇出击,但均告失败,发射的飞毛腿导弹多数偏离预定目标或被美爱国者防空导弹击落。地面袭击包括1991年1月29日~2月2日对海夫吉镇的袭击,但未能改变多国部队继续空袭的决心。此外,伊军曾试图以向海湾倾泄石油、点燃科威特油井和威胁使用化学武器手段阻滞和遏止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均未达目的。
    地面战役阶段(1991.2.24~28)地面战役发起前,多国部队成功实施了战役欺骗。美第七军和美第十八空降军从沙特边界以南向西机动数百千米,进抵沙伊边境的进攻出发地域  。多国部队于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4时发起地面进攻,在沙科、沙伊边界约500千米正面上由东向西展开5个进攻集团:阿拉伯国家东线联合部队,沿海岸向北进攻,占领科威特市;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从沙科边界“肘部”向北进攻,夺取穆特拉山口,切断科威特市通往科东北部的道路,将伊军主力吸引到科威特;阿拉伯国家北线联合部队从沙科边界西段向阿里塞米姆机场方向进攻,协同友邻部队消灭科威特境内伊军并占领科威特市;美第七军实施主要突击,从巴廷干河以西向北推进,直插伊拉克纵深,尔后挥师东进,与其左邻第十八空降军协同作战,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约8个师)围歼在巴士拉以南地区;美第十八空降军实施辅助突击,从沙伊边境突入伊境至幼发拉底河岸,控制塞马沃以东通往巴格达的8号公路,孤立科威特境内伊军部队,协同美第七军歼灭伊军共和国卫队。
   地面战役首先由美第一陆战远征部队发起进攻,尔后阿拉伯国家东线联合部队在波斯湾多国部队海军和两栖部队配合下发起进攻,吸引伊国注意力,为西部主攻部队发展进攻创造条件。美第七军于24日午后发起攻击。美第七军和美第十八空降军利用空中机动和装甲突击力强等优势,在海空军支援下实施“左勾拳”计划,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合围于巴士拉以南地区  。伊军遭受38天空袭后,损失惨重,指挥中断,补给告罄,战场情况不明,对多国部队主攻方向判断失误,防御体系迅速瓦解。在此期间,伊军继续向沙特、以色列和巴林发射导弹  ,使美军伤亡百余人;在海湾布设水雷1167枚,炸伤美海军两艘军舰,但未能扭转败局。1991年2月26日,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伊军迅即崩溃。28日晨8时,多国部队宣布停止进攻,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
    结局与影响 此战,美军亡390人,伤3336人,被俘21人,失踪45人,损失飞机34架、直升机22架、坦克35辆,2艘海军舰只触雷负伤;英军亡36人,伤43人,失踪8人,被俘12人,损失飞机7架;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  ,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余亿美元,美国耗资600亿美元。
   此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也是在国际条件和地理条件特殊、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进行的,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是世界多种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