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社会教育评估
1)  evalu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社会教育评估
1.
Discussion on the evalu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论发展社会教育评估事业
2)  community education assessment
社区教育评估
1.
The principle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ssessment are the fundamental criteria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ssessment.
社区教育评估对于提高社区教育质量、规范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social education evaluation
教育社会评价
4)  social evaluation
社会评估
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im of the social evaluation of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al quality as well as seven basic principles behind the index system.
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社会评估的目的和指标体系的七条基本原则 ,强调毕业研究生参与社会评估的重要作用。
5)  educational evaluation
教育评估
1.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Office WEB Component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IS;
Office Web Components在教育评估MIS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2.
It 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operating mode which will achiev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医学教育评估体系及运作方式 ,对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3.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developing chanc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brought about by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o the library,and advances some new tactics on how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o correctly recognize and treat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分析了教育评估给图书馆带来的发展契机和负面影响,对高校图书馆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评估提出了新的观点。
6)  education evaluation
教育评估
1.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论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
2.
The specialty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architecture differs from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terms of emphasis,content,method,means,scale and term of evaluation as well as governing body.
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机制在评价侧重点、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级与周期、管理主体上与普通本科教育评估都存在差异,可与本科教育评估机制相借鉴,建立完善的建筑学专业评估机制,增强专业教育评估与专业认证的协调性、评估周期与专业培养周期的适应性,调动院校参与建筑学专业教育水平评价的积极性,并结合以量化指标为特点的数理逻辑方法,增强评价结论的客观性,以提高评估体系的创新性。
3.
The nature and aim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is to judge the value of education.
教育评估的本质和目的是对教育工作做出价值判断,是改进教育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矛盾。
补充资料:社会教育
      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则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现代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或政权,实施不同性质的社会教育。
  
  在中国,相传有巢氏教民穴处巢居,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渔猎,神农氏教民稼穑。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原始的社会教育。约在战国时代的《周礼·地官》记载有"聚民读法"的规定,由大司徒、州长、党正等官员于每年正月、七月、十一月的初一日,集合所辖人民,诵读邦法,进行政治教育;在春秋社祭日,行饮酒乡射之礼,尊敬长老,表彰有德,以进行道德教育;还以所谓"乡三物",即:"知、仁、圣、义、中、和"六德,"孝、 友、睦、 姻、任、恤"六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人民。其后,宋、明的"乡约制度",明、清初期颁布的"圣训六谕"、"圣谕十六训"等,都属社会教育。
  
  清政府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了《简易识字学塾计划》。宣统元年(1909)正式设立简易学堂,各地进行劝善兴利的宣讲,还兴办了一些工人半日学堂、农民耕余补习班、 商业补习夜馆、 女工传习所及阅报处、阅览处等近代社会教育事业。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社会教育以通俗教育和识字教育为主要内容。1920年,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仍然以识字、学文化为主要内容。 1928年和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召开第一、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后,创设社会教育实验区,推行失学民众补习教育,颁布《国民体育法》、《图书馆规程》及《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等。抗日战争开始后,针对抗战需要,转向战时社会教育工作。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为适应革命事业需要,一贯执行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46年12月29日,《解放日报》刊载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的《战时教育方案》指出:①在战时必须提高社会教育的作用,以便发动广大的成年青年直接或间接地参加战争。②无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要大大加强时事教育,以提高群众的政治积极性。③应以战时各种生动的范例作为活的教材去教育广大群众。关于组织形式,应注意利用读报工作,并组织和教育民间艺人深入农村进行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主管社会教育工作。社会教育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群众性的文艺、体育活动,以提高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实施机构有文化馆(宫)、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电影院、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业余体校等。自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以来,社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1949年全国仅有 896个文化馆,55个公共图书馆、21个博物馆。至1983年,全国已有2946个文化馆、2038个公共图书馆、 467个博物馆。
  
  在中国,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文化馆(站)。文化馆是县和相当县一级所设的社会文化事业单位。县以下的称文化站。文化馆、站是人民政府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事业机构。工人文化宫、工会俱乐部等和文化馆性质相似,只是主办单位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农村俱乐部则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业余性质的群众文化组织。②少年宫。少年宫是适应青少年和儿童文化生活的多种需要而设立的青少年和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它的任务在于配合学校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优良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③图书馆。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并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按其性质和服务对象可分为:公共、学校、科学、专业、儿童、 工会、部队、机关、 厂矿、街道、农村等图书馆。④博物馆。规模较大者也称博物院,是陈列、保藏、研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以社会全民为施教对象。中国的博物馆,主要有革命、 军事、历史、 民族、地理、自然、艺术、医学、科技等各种类型,它们根据不同性质和任务,系统地陈列实物、模型、标本和其他陈列品。至于用固定或巡回方式,展出工农业产品、手工业产品、艺术作品、图书、图片及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供群众参观、学习、鉴赏的临时性组织,叫展览会。⑤纪念馆。纪念馆是纪念重大革命事件或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以事件发生的地点或人物出生、居住、工作的地方为馆址,保存和恢复历史原状,说明事件发生经过或人物活动情况,向人民进行直观教育。⑥广播电台、电视台。运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儿童有计划地播送专题节目,进行教育,是现代化业余补习教育的有效手段。这种教育方式,一般都开展单科教学活动,也有按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进行系统播讲的。此外,电影院、剧院也都具有鲜明的以社会全民为对象的教育职能。业余体育学校则是培养合格运动员的校外教育机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