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自转着陆
1)  autorotation land
自转着陆
1.
Flight test of Z11 helicopter autorotation landing;
Z11直升机自转着陆试飞
2)  rotor autorotation landing
旋翼自转着陆
3)  autogiro landing shock cord
自转旋翼机着陆减震绳
4)  automatic landing
自动着陆
1.
Exact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utomatic landing;
自动着陆精确轨迹跟踪控制
2.
Design of longitudinal automatic landing control law of transport aircraft with μ synthesis;
基于μ综合方法的运输机纵向自动着陆控制律
3.
DMC-PID bunches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angle of attack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uring unpowered flying automatic landing period is introduced.
介绍了将DMC-PID串级控制技术应用到无人机无动力飞行时的自动着陆阶段迎角自动控制系统。
5)  autonomous landing
自主着陆
1.
Vision-based autonomous landing integrated navigation scheme of 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s;
基于视觉的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导航方案
2.
Technology of autonomous landing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Autonomous Control of UAV.
自主控制作为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被提上了日程;自主着陆技术作为无人机自主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实现无人机回收和重复使用的前提,因此也是无人机的一项发展重点。
3.
In order to achieve autonomous landing, a micro helicopter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the landing target (a helipad).
为了实现微型直升机自主着陆,需要使其具有自主识别着陆目标的能力。
6)  Automatic landing
自主着陆
1.
For solving UAV s automatic landing in all weather, a new algorithm using the direction code of the cooporative target s contour is brought forward to achieve the target s fast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target s own features.
为了解决无人机的全天候自主着陆,从所设计的合作目标自身的形状特征出发,提出了通过目标轮廓的方向链码快速实现目标的长宽比进而识别出目标的一种新的方法,并通过目标的形状特征确定无人机自主着陆的方向;实验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合作目标的快速识别。
补充资料: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Earth,rotation of the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
    自转速度的变化  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① 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 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②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③不规则变化。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地球自转轴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上的位置是经常在变动的,这种变动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刚体地球的自转轴将围绕形状轴作自由摆动  , 周期为 305 恒星日 。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了极移的存在。1891年美国的S.C.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种主要周期成分:一种是周期约14个月的自由摆动,又称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周期为12个月的受迫摆动。
    实际观测到的张德勒摆动就是欧拉所预言的自由摆动 。但因地球不是一个绝对刚体,所以张德勒摆动的周期比欧拉所预言的周期约长40%。张德勒摆动的振幅大约在0.06″~0.25″之间缓慢变化 ,其周期的变化范围约为410~440天。极移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周年受迫摆动,其振幅约为0.09″,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主要由于大气和两极冰雪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
   将极移中的周期成分除去以后,可以得到长期极移。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0.003″/年,方向大致在西经70°左右。
    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运动  地球的极半径约比赤道半径短1/300,同时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白道面 , 这三者并不在 一个平面内。由于这些因素,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作用下,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产生了复杂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岁差和章动。岁差运动表现为地球自转轴围绕黄道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 2.6万年。章动是叠加在岁差运动上的许多复杂的周期运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