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都城文化
1)  capital culture
都城文化
1.
The distinct feature of Beijing native Culture is the capital culture,which w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ulture.
北京本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都城文化 ,它曾经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代表。
2)  Chengdu civic culture
成都城市文化
1.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 subway will not only bring an impact on the Chengdu civic culture,but also create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from which Chengdu will put its civic culture a step further to the human care and the harmonious social culture,and the Chengdu subway culture will also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ew cultural shape.
成都地铁的修建对成都城市文化是一次冲击,也是成都城市文化重新组合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成都城市文化向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文化过渡的重要整合机会,并且成都地铁文化也将成为新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3)  cultural awareness of capital
都城文化意识
4)  Urban Culture
都市文化
1.
Greenwich Village and New York's Urban Culture
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
2.
On the urban newspaper and re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urban culture
都市报与和谐都市文化的建设
5)  metropolitan culture
都市文化
1.
The Present main trend of metropolitan culture is popular culture, and this is an unavoidable result of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目前的都市文化主流是大众文化,这是我国文化演进进程中的一种必然。
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tropolitan culture and the human individuals casts a decisive influence upon the appropriate distribution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由于人文环境的巨大转变及互联网文化无可匹敌的影响,21世纪的都市文化需求尤其是阅读需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
Since 1990s,modern art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onsumption and artists discourses are developing towards variety while still based on the con- sciousness of metropolitan culture.
90年代以来,现代艺术普遍与消费合谋,艺术话语向多元性发展,但其依然基于都市文化的自觉。
6)  City culture
都市文化
补充资料:上都城

上都是元王朝建立的陪都,又称做滦京、上京,城址在今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

元王朝的创始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生于1213年(太祖八年)。成吉思汗临终前遗命第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大汗的领地、宫帐及兵马都交给幼子拖雷。拖雷有子11人,正妻所生有蒙哥、忽必烈、旭烈冗、阿里不哥等4子。蒙哥(宪宗)于1251年继承汗位时,任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奉命由漠北南下,驻帐于金莲川,召募天下名士,既有满腔经纶的学者,又有精通治理国家的谋士,有人独具一技之长,有人是战功卓著的勇将,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称为金莲川幕府。忽必烈在这些幕僚的策谋和参与下,对邢州、河南、关中等地进行综合治理,采取中原地区传统的汉法,改变了蒙古汗国传统的统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忽必烈在总理汉地军国事务时,不出征的夏季便驻在金莲川,冬季则寻找避寒的地方居住。金莲川幕府的大多数人都来自南方,不习惯于草居野次的账蓬生活。忽必烈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便在1254年(宪宗四年)修

复在战乱中已经破坏的抚州,充做幕府人员的暂时住所,随后去金莲川上筹建城郭,做长期经营的打算。1256年(宪宗六年)忽必烈命令刘秉忠选择合适的地点兴筑城郭,刘秉忠选中了桓州城东面、滦河北岸的冲积平川为筑城地点。这座城郭地址的北半部为一条东西横豆的土岗,取名为龙岗,南临滦河,东西都是广阔的草原,背靠起伏的山峦,气派宏伟,适宜于兴筑大规模的城郭。兴筑工程用了三年时间,第一年先建宫室,第二年开始筑城,第三年基本建成,命名为开平。正当营建开平的时候,有人告发忽必烈及幕府人员偷用国库钱财和滥收赋税。蒙哥汗对于忽必烈的所作所为,违背蒙古传统的统治方式,触犯了蒙古统治集团的利益,便派人到各地考核、罗织罪名。忽必烈不得不妥协让步,交出河南、陕西、邢州的权力,撤回幕府人员,将爱女送到蒙哥处当人质,蒙哥才停止了考核。蒙哥汗于1259年(宪宗九年)在四川钓鱼山死去,在鄂州前线的忽必烈和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闻讯后,都开始了争夺汗位的活动。忽必烈从前线北撤,在燕京城外屯住了三个月,等待大军北撤和联络支持他的宗王,1260年三月才回到开平。蒙古宗王从东西道率部来会,忽必烈的妻子也被护送回来。同年十月便在开平登蒙古大汗位,建元中统。

阿里不哥在漠北也自称为大汗,与忽必烈唱开了对台戏。忽必烈便率兵北上,夺取蒙古汗国的都城和林,取消阿里不哥的汗位,终于占领了和林,阿里不哥西退。忽必烈鉴于和林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当时的政治形势都不适宜作为全国的统治中心,便将官帐南迁,从此和林城便失去了都城的位置。

忽必烈即汗位的最初几年,面临着治理中原地区和处理漠北阿里不哥叛乱两大难题。在建都方面,也有建都燕京、符合汉人地主阶级帮助蒙古统治者建立正统王朝?还有建都开平,利用自己的根据地,建立与内蒙本土的联系中心,照顾蒙古民族利益和生活习惯的问题。忽必烈即位之初,大部分时间都驻在开平,到燕京也是驻在城郊的潮河川或州等地,直到1263年(中统四年)才确定将开平府升格为都城,定名为上都;第二年又将燕京改名为中都,以中都为首都,上都为陪都,确立了两都制度。1272年(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1276年(至元十三年)在原中都城东北新建的大都城基本建成,宜到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署和居民大多迁入新城中。

上都城的扩建和改造也经历了几年。1261年(中统二年)时,先在开平设立宫殿府,负责营建工程。第二年将兴州、松山县和望云县划归开平府。确立两都制度后,便着手在上都进行大规模建设。1263年(中统四年)设立上都路总管府,升上都路管领的望云县为云州,松山县升为松州;又将宣德州升为府,改属上都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