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N*(1535)模型
1)  N *(1535) model
N*(1535)模型
2)  N* (1535) resonance
N*(1535)激发态
3)  AR(n) model
AR(n)模型
4)  N-E model
N-E模型
1.
N-E model with two parameters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anchoring energy of liquid crystals on substrates.
N-E模型具有两个参数用于描写液晶在基板上的锚定能。
5)  n-gram model
n-gram模型
1.
This paper reviewed existing smoothing methods for N-gram model firstly,and implemented the Absolute,W-B and Katz smoothing algorithms respectively.
试验结果表明:新的Katz平滑算法降低了N-gram模型的交叉熵,在汉语分词中应用改进的平滑算法也提高了分词结果的F量度。
2.
We re-examine three classifiers: Bayes based on N-gram model classifier(NGBayes),Naive Bayes classifier(NBayes) and k-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er(kNN),which almost have the same performance in traditional text classification field.
本文是在噪音环境下文本分类方法的一种探索:把在传统文本分类中性能基本相当的基于N-gram模型的贝叶斯(NGBayes)、基于分词的朴素贝叶斯(NBayes)和基于分词的k近邻(kNN)分类方法应用到网页分类领域,在中文Web信息检索论坛提供的中文网页分类训练集——CCT2002-v1。
3.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segmenting the input Chinese language text sentence into words, which consists of a character-based N-gram model and an efficient Viterbi search algorithm.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汉语文本句子切分成词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以N-gram模型为基础,并结合有效的Viterbi搜索算法来实现汉语句子的切词。
6)  S-N model
S-N模型
补充资料:袾宏(1535—1615)
【袾宏(1535—1615)】
  袾宏,杭州人,俗姓沈。他十七岁时补诸生。二十七岁以后,在四年之间,连遭丧父、失儿、悼亡和丧母的刺激,即作《七笔勾》而出家受具,自号莲池。晚年居云栖寺,所以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大师。他提倡念佛风化被于一代,被推为莲宗第八祖;他又和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高僧。

  隆庆五年(1571)他从外地参访回到杭州,乞食梵村,见云栖山水幽寂,就在那里结茅安居。由于得到梵村居民的随喜,为他建立禅堂、法堂,不久竟成了著名的丛林。云栖的宗风以净土法门为主,冬季坐禅,余时兼讲经论。这时南北戒坛久被禁止,他令受戒者自备三衣于佛前受戒而为作证明。在律学方面著有《沙弥要略》、《具戒便蒙》、《菩萨戒疏发隐》等,建立了律制的范例。他竭力提倡戒杀放生,同时修订了《瑜伽焰口》、《水陆仪轨》及《朝暮二时课诵》(《诸经日诵》)的仪式。这些仪式,一直流传到今天。

  云栖的教学是多方面的。他不但是净土宗的大师,也是华严宗的名僧,因此受到两宗学人的崇奉,清守一的《宗教律诸宗演派》以他为华严圭峰下第二十二世。清道光四年(1824)悟开撰《莲宗九祖传略》,列云栖为莲宗第八祖。

  云栖对于华严和禅学的造诣虽都很深,但其思想的归趣则在净土。他认为净土教并非和各宗对立。他的《普劝念佛往生净土》说:“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云栖遗稿》卷三)。但他也同样重视经教。他说:“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也?其参禅者借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是邪因也,离教而悟是邪解也。……是故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竹窗随笔·经教》)。这都说明他极力要把净土思想和各宗教义统一起来。

  云栖提倡的净土法门仍以“持名”为中心。他撰《阿弥陀经疏钞》说:“今此经者,崇简去繁,举约该博,更无他说。单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国,可谓愈简愈约,愈妙愈玄,径中径矣”。他以摄心为学佛的要道,念佛为摄心的捷径,并开“念佛门”、“止观门”、“参禅门”为方便门,而指出“念佛一门止观双备”,从教理上阐明禅净的一致(《云栖遗稿》卷三《答何武峨给谏》)。又说:“念佛一门而分四种:曰持名念佛、曰观像念佛、曰观想念佛、曰实相念佛。虽有四种之殊,究竟归乎实相而已”(《云栖遗稿》卷三《普示持名念佛三昧》)。他又引古德说明观想念佛的困难而强调持名的功德说:“观法理微,众生心杂,杂心修观,观想难成。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良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此阐扬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若其持名深达实相,则与妙观同功”(同上)。

  云栖对《阿弥陀经》的教理判释,是采用华严家的主张。

  他认为就教相来说,《弥陀经》为顿教所摄,并且兼通前后二教(终与圆)。他说:“此经摄于顿者,盖谓持名即生,疾超速证无迂曲故”(《弥陀疏钞》卷一)。

  云栖对于儒佛两家的看法,虽认为两者根本不同,但却采取调和的态度。从《竹窗随笔》的《儒释和会》和《竹窗二笔》的《儒佛交非》、《儒佛配合》三条看来,可以理解他的思想。他说:“有聪明人以禅宗与儒典和会,不惟慧解圆融,亦引进诸浅识者不复以儒谤释,其意固甚美矣……。若按文析理,穷深极微,则翻成戏论,已入门者又不可不知也”(《儒释和会》)。他又说:“自昔儒者非佛,佛者复非儒,予以为佛法初入中国,崇佛者众,儒者为世道计,非之未为过。儒既非佛,疑佛者众,佛者为出世道计反非之,亦未为过。迨夫傅(奕)、韩(愈)非佛之后,后人又仿效而非则过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