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共"一大"出席代表
1)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中共"一大"出席代表
2)  send a delegation to the conference
派代表团出席大会
3)  have legal representation . . . at . . .
在……中……由法律代表出席
4)  presidium of the congress
代表大会主席团
5)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the CPC
中共一大
1.
On Two Issues of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the CPC;
关于中共一大的两个问题
6)  Site-Memorial of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补充资料: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历史沿革

1946年5月3日,中共代表团迁来南京,驻在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1947年3月7日,中共代表团撤返延安,所留房屋财产委托民盟代管。

1947年11月,民盟被迫解散,房屋财产被国民党南京市政府劫收。

1950年5月,由南京市文保会接受保管。

1961年,初步建成“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纪念馆”,并对内开放。

1977年11月,南京市委正式批复将原址定名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1990年1月8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史料陈列馆开馆。

1990年7月1日,周恩来全身铜像落成。

1998年2月21日,周恩来图书馆开馆。

保护范围

南至汉府街,北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原址外延35米,东至梅园新村17号东侧围墙,西至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围墙。

馆区介绍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⒈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

⑴梅园新村30号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有二层楼房3幢,共18间,占地面积4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361.1平方米。主楼楼下有办公室、会客室、卧室、餐室等,楼上设有机要科等。为防止特务的监视和破坏,中共代表团将院墙加高了一倍,并在传达室和后边西晒台上各加盖了一层小楼。院内的翠柏、石榴、铁枝海棠、葡萄和蔷蔽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留下的。整个院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⑵梅园新村35号

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钱瑛等同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有砖木二层楼房1幢,砖木平房2座,共11间,占地面积15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92.1平方米。楼房楼下是董必武、廖承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楼上是李维汉、钱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中共代表团为了工作的方便与安全,将与梅园新村 31号特务监视站相通的原有大门堵死,在东边开了一个小门,与梅园新村30号相通,并在小院内两边加盖了两座小平房,以此挡住31号特务的视线。东边平房是政策研究室办公室,西边平房是警卫室。

⑶梅园新村17号

梅园新村17号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的所在地,有砖木三层楼房1幢,二层楼房2幢,砖木平房2座,共29间,占地502.13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其中,北边一幢楼房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楼下设有小会议室、新闻组、抄报室、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处长办公室,楼上设有电讯组、外事组、军事组、党派组和妇女组。南边楼房是中共代表团到南京后加盖的。楼上是工作人员的宿舍,楼下是饭厅,中共代表团常在这里举行大型记者招待会。

⒉陈列馆和周恩来铜像

⑴陈列馆

陈列馆位于梅园新村街道西侧,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东侧,汉府街北面,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陈列面积1000平方米。馆名由国家前主席杨尚昆题写。这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采用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周围有颇具民族风格的老虎窗、石刻透空窗,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山墙上变形组合的马蹄莲,正面墙上变形梅花等艺术品,象征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处变不惊、从容机智的大将风度和傲霜斗雪、蔑视强权的坚强意志。西墙上现代抽象意味的浮雕式老虎窗和对当年监视、跟踪、盯梢的特务眼睛进行艺术夸张的现代镜面窗,与马路对面钟岚里国民党军统监视站相呼应,使人联想到代表团当年所处的险恶环境。陈列厅正中是一座高6.5米、宽3.3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是整个展厅的视觉中心。浮雕上镌刻着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群像,浮雕上的风云图案表明他们都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整个画面成反s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事业后继有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