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教学条件
1)  teaching conditions
教学条件
1.
It shows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are the two point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研究表明,教学过程和教学条件是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尚待加强的两大着力点,通过优化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改善远程教育的教学条件,可以达到提高远程教育有效性的目的;同时,对远程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促进远程教育机制的优化,将成为提高远程教育有效性的制度性保障。
2.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and adapt to the new request that modern social knowledge quickly develop, some of countermeasures are brough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ditions, teacher diathesis and the study conception of the students.
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师素质、学生学习观念等方面出发,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讨论。
3.
Through document consultation,paper investigation and data statistics,the paper carries out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ymnastic teaching conditions of Henan ordinary universities.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操教学条件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体操教学条件存在着场馆面积较小;体操师资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比例较低、实践课的师生比例较大;单杠、双杠等器材数量与学生的人数不相适应,轻器械体操和专门器械体操的器材种类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等一系列的问题。
2)  Teaching condition
教学条件
1.
Also,the teaching conditions should be perfected by actions that suit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times.
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施以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人为创造条件,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地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给学生留出进行实际操作的思考时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是督促学生认真参加实践课学习的手段;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搞好实践教学的要求。
3)  Modern teaching condition
现代教学条件
4)  con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条件迁移教学法
1.
How to use "questionary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organize the teaching process;
利用“问题教学法”和“条件迁移教学法”组织教学的尝试
5)  teaching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教学条件建设
1.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drafting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rough teaching process 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s training.
从教学过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三方面介绍钢专制图教研室十年来的课程建设,并提出尽快达到一类课程建设的几项措施。
6)  funda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s
教学基础条件
1.
Starting form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unda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Hua 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nstructing funda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its reality ,and then advances p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later construction process.
本文从高等农业院校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的必要性出发 ,介绍华中农大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的思路与作法 ,提出了今后做好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应注意的问
补充资料:“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非指导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其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达到更大程度的个人的统合、有效性和现实的自我鉴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创造一种学习环境,以利于激发、考核和评价种种新出现的知觉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以便能有效地指导他们自己的教育决策。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学生乐于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师生坦率地共享某些观念和具有相互之间真诚交流思想的愿望。罗杰斯相信,积极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成长,所以教学应以人际关系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思想过程或其他理智来源为基础。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原则。首先是要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人际关系。罗杰斯说:“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他还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三种品质:(1)真实;(2)接受;(3)理解。”真实”,是指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要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向学生敞开,这样才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有益交流。“接受”是指教师把学生视为具有其自身价值的独立个体而给予充分的、无条件的尊重,消除师生关系间的不安全感。“理解”主要是指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移情理解。罗杰斯认为,移情理解与常见的评价理解极不相同,后者所采取的态度是“我理解你错在何处”,而移情理解则是“非判断性的”,指的是教师不对学生的观点、行为作出判断,不做定性评价,而只是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罗杰斯之所以如此着重人际关系,就在于他认为只有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人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非指导性”教学强调的是通过情感领域而不是

智力领域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师是促进者,只做非指导性应答。罗杰斯认为,教师在学习中应担当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朋友等角色。在“非

指导性”教学中,对讨论负有主要责任的是学生,教师只是做些非指导性应答以引导或维持讨论。非指导性应答通常是一些简短的答话,这些话不是解释、评价或给予忠告,而是对理解加以反映、澄清、接受和证明,目的在于形成一种气氛,让学生愿意展开他们正在表达的观念。在这里,学生决定要学习的东西,他们自由设置自己的教育目标,并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些材料。

“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测量学习进步的标准在质而不在量,而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是自己制定的,所以只有自己才能做出最恰当的评价。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罗杰斯指出:“当个人意识到那种标准对他很重要,他力图达到那些目标和实现那些目标时,他才真正知道应承担对他自己和他的各方面所负起的责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