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膨胀摩擦型锚栓
1)  expansion anchor
膨胀摩擦型锚栓
1.
In this article, the expansion anchors embedded in the concrete and subjected to the concentrated tension load are studied.
对埋置于混凝土中的膨胀摩擦型锚栓进行拉伸试验,利用加设虚拟力的方法和叠加法,对混凝土体内受集中力作用时的应力状态进行弹性分析,得出半无限体体内受集中力作用时应力分布的极坐标近似解析解及主应力的方向。
2)  expanding anchors
胀锚型锚栓
1.
Based on theory of elasticity and the failure criterion of concrete, a theoretical formula for the ultimate bonding capacity of expanding anchors is derived and simplified.
混凝土基材锥体受拉破坏是后锚固锚栓受拉的基本破坏形式,采用混凝土破坏准则和弹性力学方 法,推导了胀锚型锚栓基于混凝土基材破坏的抗拔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3)  frictional inflation
摩擦性通货膨胀
4)  friction bolt
摩擦型锚杆
5)  new expansion bolts
新型膨胀螺栓
1.
However, in existing norm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wo are equivalent,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further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llow brick masonry and new expansion bolts.
但现行规范将二者的力学性能等同,因此有必要对空心砖砌体和新型膨胀螺栓的力学性能作进一步的研究。
6)  Frictional anchor
摩擦型抗浮地锚
补充资料:摩擦性通货膨胀

mocaxing tonghuo pengzhang
摩擦性通货膨胀
frictional inflation

由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利益摩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公有制经济改革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出现利益矛盾,只能以增发货币使物价水平上涨改变名义收入来达到新的平衡。
引起摩擦性通货膨胀的理论假说如下:设个人收入为□,国家收入为A,实际国民收入分解为□=□+A;设国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A/□,□同时也就是积累率(此处假设全部国民收入只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分配,且国家收入全部用于积累),则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1-□,于是有公式:
□当□=1时,□全部用于积累,当□=0时,□全部用于消费,一般情况下,0<□<1。在生产条件一定时,□的变化,使收入分配比例不同,引起需求结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不同,也引起相对价格结构(消费品价格与投资品价格的比价关系)不同。由此,摩擦性通货膨胀的生成机制就呈现出下面两种情况。
收入分配比例矛盾引起的摩擦性通货膨胀 改革初期,由于分配机制发生了变化,分配权的下放使个人有能力影响、干预或决定实际国民收入的分配,从而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个人得到较大份额,压低了积累率,使国家收入小于国家意向收入A□,积累率小于意向积累率□□,即A<A□,□<□□。这时,对资金积累和长远经济发展负有责任的国家,必然要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来维持高积累率,办法之一便是通过财政赤字和信贷赤字增发货币△М,用改变名义收入分配比例的办法,实现实际收入再分配。国家有方向地增发货币(用于投资),扩大了国家的购买力,而个人货币收入的购买力相对下降,恢复到□□的水平。这相当于国家征收了“通货膨胀税”, 将个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得收入又“挖回” 一部分。从公式上看,为保持意向积累率□□所需增发的货币量△М要满足:
□上式中,△М取决于两个因素:①意向积累率□□越高,要求△М越大;②“投资缺口”A□-A,缺口越大,△М越大。国家增发货币后物价上涨,个人实际收入下降,自然不满意,还会施加新的压力,进一步要求增加名义收入,于是又发生新一轮通货膨胀。上述特殊机制下形成摩擦性通货膨胀的条件是公有制下的分配多元主体,即个人拥有初次收入分配权,而国家拥有货币再分配权。
比价复归机制形成的摩擦性通货膨胀 当初始阶段积累率为一定时,社会总需求中投资品需求和消费品需求的比例也一定,在此供给(生产)结构基础上形成了均衡比价关系,即均衡价格结构。在收入分配比例引起摩擦性通货膨胀,即□<□□发生后,初次分配比例中个人收入份额增大,新的需求结构必然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比价关系的这种变化趋势必然引起生产供给结构变化,消费品生产扩大,投资品生产缩小。但是,积累率的下降和投资减少会影响长远经济增长,同时生产结构向消费品生产倾斜会引起基础工业和原材料的缺口。因此,国家要想实现意向积累率和原定的需求结构,必须增发货币,提高投资品需求,直至投资品价格提高到足以使投资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具有相同盈利率,这也意味着比价关系要复归到原来的价格结构。原来消费需求已经形成,消费品价格具有刚性,难以下降,因而只有使投资品价格上涨才能复归原来的比价关系,这个过程必然引致价格总水平上升,即摩擦性通货膨胀。而且,在分配比例失调、校正,再失调、再校正的过程中,国家与个人之间在利益上的讨价还价机制业已形成,迫使国家运用权力使比价复归,才能保持原定的积累率和生产供给结构,这种利益摩擦只能在新的通货膨胀中达到均衡。
参考书目
纲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三联书店,上海,1990。
(谢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