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侧向环流
1)  lateral circumfluence
侧向环流
1.
In the cushion pool that has several sluices, when one sluice works solely, the lateral circumfluence is brought about, the jump[KG-4][KG-4]s spatial shape diffuses and changes, and the pulsating water pressure on the cushion pool floor increases much more than the normal hydraulic jump.
三孔泄水闸的水工模型试验表明 ,单孔泄流会在消力池内产生侧向环流
2)  Inclined jet
侧向射流
3)  side jet
侧向喷流
1.
Wind tunnel test study for side jet interaction effects in shock tunnel;
激波风洞侧向喷流干扰效应试验研究
2.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built and the phenomenon of side jet interaction with external flow is analyzed,the interaction model is presented by the jet interac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then the blended control system of reaction jets and aerodynamics which based on dynamics invers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分析了侧向喷流与来流的干扰现象,建立了通过干扰放大因子来描述的侧喷与来流的干扰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动态逆方法的直接力与气动力的复合控制系统,最后仿真分析比较了纯气动控制和复合控制的控制效果。
3.
At first, the phenomenon of side jet interaction with external flow is analyzed, and the interaction model is presented by the jet interac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 ( K ), and then the compound control model of jet thrust and aerodynamics is established.
以大气层内拦截导弹侧向直接力和气动力的复合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 ,首先分析了侧向喷流与来流的干扰现象 ,建立了通过干扰放大因子来描述的侧喷与来流的干扰模型和侧向直接力与气动力的复合控制模型 ,将复合控制系统分解为直接力子系统和气动力子系统 ,并分别针对侧向直接力和气动力的特点设计了直接力控制子系统和气动力控制子系统 ,仿真分析了两个子系统的性能及复合系统的性
4)  lateral liquid channel
侧向流道
1.
Based on CFD technology,the lateral liquid channel of axial piston pump is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by STAR-CD.
基于CFD的技术,用STAR-CD软件在不同工况下解析轴向柱塞泵的侧向流道,该计算选用多重参考坐标系和标准k-ε模型,对压力、速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优化模型,并分析了动力粘度对流道的影响,为流道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5)  lateral jet
侧向喷流
1.
Experiment research about lateral jet in hypersonic flow;
高超声速侧向喷流干扰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2.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lateral jet interaction in hypersonic flows;
高超声速流动中侧向喷流干扰特性的实验研究
3.
A study of gas dynamic gain performance of lateral jets;
侧向喷流的气动增益特性研究
6)  side seepage
侧向渗流
1.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ide seepage is a key factor to destroy the subgrade performance.
分析了处于不稳定边坡地段半填半开挖类路基的破坏机理 ,指出了边坡地下水向路基的侧向渗流是诱发该类路基灾害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阐明了在对该类路基排水系统设计的同时进行边坡排水系统布设 ,可以有效降低和防止路基水毁灾害的发生。
补充资料:大洋环流西向强化
      在大洋低、中纬度的副热带流旋中,西边界处海流的流幅变窄,流层加厚和流速增大的现象。例如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副热带流旋中,自东向西的北赤道流分别抵达美洲东岸和亚洲东岸后,向北分别成为强大的湾流和黑潮,这便是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的典型实例。湾流表面流幅最窄处介于100至150公里之间,流的厚度最大可达4000米左右,表面流速可强达250厘米/秒,流量可高达150×1063/秒。黑潮表面最窄处的流幅约 150公里,流的厚度最大可达3000米左右,表面流速最强约为200厘米/秒,流量可大到65×1063/秒。
  
  由于大洋西边界处还存在较强的热盐环流,其上层部分从南半球流向北半球。热盐环流在南半球因与大洋环流西向强化流的流向相反,从而部分地抵消了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西向强化流,并形成巴西海流和东澳大利亚海流;在北半球,热盐环流因与大洋环流西向强化流的流向相同,从而增强了西向强化流的流速,并形成了湾流和黑潮。这样便使北半球的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现象比南半球更为显著。
  
  1948年,H.M.施托梅尔研究了一种平底矩形大洋的全流(单位时间通过从海面到海底的单位宽度内的海水体积或质量模式),其海面上有正弦式行星风系作用,海底有底摩擦存在,科里奥利参量随纬度只作简单的线性变化。他首先证明了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现象是由于科里奥利参量随纬度发生变化造成的。
  
  1950年,W.H.蒙克进一步考虑了海洋实际行星风力和水平湍流摩擦力,并考虑科里奥利参量随纬度的线性变化,建立了行星风应力涡度,行星涡度和高阶水平湍流摩擦力涡度三者间平衡的全流模式。若大洋东西两边的海流速度值相等,总涡度不等于零,于是不满足涡度守恒定律。当西边流速显著增加,东西两边呈明显不对称时,在大洋东部,风应力涡度(-1.0/秒)基本上与行星涡度(+0.9/秒)取得平衡(此外,水平湍流摩擦力涡度很小,约为+0.1/秒);但在大洋西部,因流速大而狭窄,使水平湍流摩擦力的涡度(+10.0/秒)和行星涡度(-9.0/秒)大大增加,并与该处的风应力涡度(-1.0/秒)取得平衡,从而满足涡度守恒定律。这样,就可从涡度平衡的观点上说明环流西向强化的原因。
  
  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的原因,还可以从行星波能量的传播来说明:因为尺度较小的罗斯比波的能量是向东传播的,而尺度较大的罗斯比波的能量是向西传播的。当行星风应力将各种尺度波动的能量输入到海水之后,小尺度的能量移向大洋东边界,并在那里作为大尺度分量向西反射;而大尺度的能量移向大洋西边界,并在那里作为小尺度分量向东反射。因此大洋西边界便成为小尺度波动的一种能源,从而发生了闯洋环流的西向强化现象。
  
  

参考书目
   S. Pond,G. L. Pickard,Introductory Dynamic Oceanography,Pergamon Press,New York,1978.
   J.Pedlosky,GeophysicalFluid Dynamics,SpringerVerlag,New York,197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