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非关键工序组
1)  non-key-work-process-unit
非关键工序组
2)  non-critical process
非关键工序
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nsitivity of non-critical process in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network.
本文研究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网络中非关键工序的敏感性问题。
3)  key process
关键工序
1.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technological study for PB reactor key process, relating the key process adopted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nd technological study of important product key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本文介绍了PB反应器关键工序的工艺方案研究 ,详细论述了关键工序应采取的工艺技术和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阐述了重要产品关键工序工艺方案研究的重要
2.
Briefly analyses the quality control on raw material, welding and other key processe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heck items detailed.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站锅炉检查重点,对原材料、焊接、无损检验等关键工序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强调了检验项目细化的必要性。
3.
Qualified and fine projects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following:working out programme of process control;identifying special course and key process ;providing personnel, tools, equipments and materials which can en-s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achieved ssetting up process method; working according to document for control;making various of records.
编制过程控制程序,确定“特殊过程”、关键工序,配备保证过程能力的人员、机具、设备、材料,规定工艺方法,并严格按控制文件执行,作好各种记录,才会筑造出合格、优良的工程。
4)  key procedure
关键工序
1.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calculation of 256 m half-throug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key procedure.
介绍了青干河大桥设计研究有关情况,并对主跨256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的计算研究作了说明,从设计研究的角度对该工程关键工序及施工方案进行了阐述。
2.
Combined with the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oject of Hebei Datang Wangtan power plant,it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main construction plans and debugging plans of the key procedures in electrical system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control system,which is a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is field.
通过河北大唐王滩电厂海水淡化工程,介绍了电气系统及海水淡化控制系统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主要的施工方案及调试方案,对于今后同行业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key working procedure
关键工序
1.
Illuminate the three key porcedure of cold drivering steel pipe,to analyses how the defects are happened in the key working procedure of that by the illumination as the base.
阐明了冷拔钢管加工的 3个关键工序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关键工序中易产生缺陷的环节及常见缺陷产生的原因 ,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对各关键工序进行有效的控制 ,找出相应的消除缺陷的方
2.
It mainly consis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key working procedure-setting up pore canal,reinforcing steel bar passing through,grouting,etc.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孔道设置、穿束、张拉、压浆等关键工序的施工和质量控制,以及千斤顶活塞伸长值的理论计算方法,提出确保桥梁结构物满足规范要求的具体措施。
3.
This paper presents a kind of Heuristic Approach, based on key working procedure, to the solving of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s.
在分析国内外各种解决生产线作业调度问题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工序排序的启发式调度算法,根据目标函数建立了该算法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设计了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调度程序,仿真算例说明了该算法在求解车间调度问题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  Critical operation
关键工序
1.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JSP,we design a new mutation operator based on critical operations.
本文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关键工序的变异算子,使变异集中于关键路径,从而提高了变异过程的效率。
补充资料: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存在于染色体内的与 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染色体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成分称非组蛋白。绝大部分非组蛋白呈酸性,因此也称酸性蛋白质或剩余蛋白质。组蛋白于1834年由德国科学家A.科塞尔发现。
  
  组蛋白对染色体的结构起重要的作用。染色体是由重复单位──核小体组成。 每一核小体包括一个核心8聚体(由 4种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各两个单体组成);长度约为2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一个单体组蛋白H1。长度约为140个碱基对的DNA盘绕于核心8聚体外面。在核心8聚体之间则由长度约为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这种DNA称为"接头"DNA。
  
  组蛋白的组分  几乎所有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均可分成5种主要的组分,分别用字母或数字命名,命名方法也不统一,如H1或称F1,Ⅰ;H2A或称F2A2,Ⅱb1;H2B或称F2B,Ⅱb2;H3或称F3,Ⅲ;H4或称F2A1,Ⅳ。有核的红细胞或个别生物体中,还存在特别的组蛋白成分,红细胞中为H5或F2C,Ⅴ,鲑鱼组织中为H6或T。H2A、H2B、H3、H4组成核小体的核心,也称核心组蛋白。根据组蛋白的一级结构,又可将它们分为3种类型: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的组蛋白(H1);赖氨酸含量较丰富的组蛋白(H2A和H2B);精氨酸含量丰富的组蛋白(H3和H4)。从整体来说,组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很强。其中H1变化较大,H3和H4变化最小。如对小牛胸腺的5种组蛋白,豌豆苗组蛋白的H3、H4和兔胸腺组蛋白H1等的一级结构比较中发现,小牛胸腺和豌豆苗的组蛋白H4间只在60位和77位上的两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但已知的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组蛋白的部分一级结构和动、植物的组蛋白间的差异较大。
  
  组蛋白合成后的修饰  这是形成组蛋白各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饰的方式有:①乙酰化。有两种,一种是H1、H2A、H4 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丝氨酸,组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输入细胞核之前发生这一修饰。二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区域的某些专一位置形成 N6-乙酰赖氨酸。②磷酸化。所有组蛋白的组分均能磷酸化,在细胞分裂期间,H1的1~3个丝氨酸可以磷酸化。而在有丝分裂时期,H1有3~6个丝氨酸或苏氨酸发生磷酸化,其他四个核心组蛋白的磷酸化可以发生在氨基末端区域的丝氨酸残基上。组蛋白的磷酸化可能会改变组蛋白与 DNA的结合。③甲基化。仅发现于H3的 9和27位和H4的20位的赖氨酸,鸭红细胞组蛋白H1和H5的组氨酸。④ADP-核糖基化。组蛋白H1、H2A、H2B及H3和多聚ADP-核糖的共价结合,ADP-核糖基化被认为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复制过程的扳机。
  
  非组蛋白  染色质中一大群分子量5000~ 15000的蛋白质的总称。真核细胞的非组蛋白可能有 100种以上。由于非组蛋白本身具有聚合特性,它们和组蛋白、核酸等也有结合能力,用电泳和层析技术完全分离非组蛋白比较困难,用双向电泳技术曾在兔肝和诺维科夫肝癌细胞分别分离到69个和84个组分。非组蛋白大致包含下列三类蛋白质:①细胞核内大量的酶。包括 DNA合成及修复过程中的DNA多聚酶和连接酶,核糖核酸(RNA)聚合酶,以及核酸和蛋白质如组蛋白在修饰过程中所需要的酶;②在染色体中起结构作用的蛋白质;③其他尚未阐明功能的蛋白质。非组蛋白在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及发育过程中以及在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过程中均会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的动物和组织中的非组蛋白成分也有较大的变化。非组蛋白能够选择性地和同源 DNA 结合,它们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在体外能促进DNA的转录,所以有人认为染色质中的具有专一功能的非组蛋白在基因转录的选择性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