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非频散传播
1)  nondispersive propagation
非频散传播
2)  Propagation and dispersion of quasi-stationary waves
准静止波的传播与频散
3)  scatter propagation
散射传播
4)  dissemination [英][di,semi'neiʃən]  [美][dɪ,sɛmə'neʃən]
散步传播
5)  channel broadcast
频道传播
6)  low-frequency propagation
低频传播
补充资料:非言语传播


非言语传播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言语传播(n on一v erbal eommunieation)运用非语言符号传播信息的过程。亦即人们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目光、服饰、人际距离、时间控制、环境摆设等等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许多心理学家在重视言语传播作用的同时,也强调非言语传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一,R.)认为,两人交往时,有65%的“社会意义”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Mehrabian,A.)还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非言语传播与言语传播关系密切,非言语传播可以支持、修饰、否定有时甚至可以代替言语传播,可以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态度。二者的主要区别:(1)言语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式的,传播过程由各个可分离的部分(句子、短语、单词)组成。而非言语传播是连续性的,其传播过程不可分离。(2)言语传播只经过一个通道(视觉或听觉),而非言语传播则是多通道的。(3)言语传播一般受到人的自觉控制,而非言语传播往往是无意的,因而后者的信息更为真实可信。非言语传播通常包括无声的动态(指身体的动作、目光等)、无声的静态(指身体的姿势、人际距离、服饰等)、有声的类语言(指音调、音量、音速、音质、哭、笑、叹息等非言语发声)以及时间控制、环境摆设、艺术形式,等等。 (韩向前撰匪查国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