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空间虚拟探测
1)  space virtual detection
空间虚拟探测
2)  wavenumber domain imaging algorithm
空间虚拟探测技术
3)  cyberspace [英]['saɪbəspeɪs]  [美]['saɪbɚ'spes]
虚拟空间
1.
Material Space, Thinking Space and Cyberspace --Some Thinkings about Human Living Space;
现实空间、思维空间、虚拟空间——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哲学思考
2.
Recently, stepp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VR technology, cyberspace has been one of the key focuses in the space research.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虚拟空间 (Cyberspace)迅速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 。
4)  fictitious space
虚拟空间
1.
Design sketch is thinking of three-dimensional space of fictitious space.
结构是客观存在的构造关系,设计素描是虚拟空间的三维造型思考。
5)  Virtual space
虚拟空间
1.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ntent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pace includes adopting fully marketable operational mechanism,setting up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and pushing forward cooperative mechanism.
虚拟空间内容信息建设的集成化管理,是将虚拟空间内容信息建设纳入集成化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2.
As the existence of informative technology and virtual space, Internet, to a certain extent, is changing people s life style, broadening people s communicative space, enlarging people s practical scope, changing people s thinking patterns, realizing people s personality and freedom.
Inter网作为新的信息技术和"虚拟空间"两方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存在方式:拓展着人们的交往空间、扩大着人们的实践领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着人的个性和自由;同时也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关系、物质观时空观、唯物史观的内容。
3.
As a group of teenagers, middl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MVSS) has the following particular characters:relative relaxed study task,more active thought, sensitivity, strong self-awareness, but self-discipline isn’t enough ,and they are apt to be affected by the virtual space based on network.
中职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群体,具有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思维更加活跃、敏感,自我意识强,自律性较差等相对的特殊性,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空间对他们的影响也相对更为明显。
6)  Virtual probing souce
虚拟探测源
补充资料: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提出的空间探测计划进行国际合作的项目,是国家民用航天“十五”计划中设立的重点科学探测卫星计划,是国家第一次以明确的空间科学问题列入的卫星型号。中国科学院是卫星的用户单位,工程代号为“TC—1、TC—2”。2001年7月9日中国航天局与欧空局正式签署了“双星计划”合作协议。欧空局方面提供8台代表当今水平的空间探测仪器,并在卫星研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上提供帮助。

“双星计划”包括两颗卫星:近地赤道区卫星和极区卫星,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近地磁层活动区。这两颗卫星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立的具有创新和特色的地球空间探测计划。双星计划与欧空局的Cluster相配合,将构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探测器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探测,研究地球磁层整体变化规律和爆发事件的机理。2003年12月30日、2004年7月25日分别完成两颗星的发射,卫星相继进入运行阶段。星上仪器正常工作,已获取的探测数据达16.4G,发表了与“双星计划”相关的学术论文65篇(主要是前期预研和理论准备工作),其中SCI论文33篇,在国际会议上报告7次。对“双星计划”探测数据的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取得了一批初步的新结果。

“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任务是通过对地球空间电磁场和带电粒子的探测,获取可靠的科学数据,在研究中取得新的发现和获得突破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1总体目标

1.1全面了解地球空间环境联锁变化的物理过程

探测近地磁层场和粒子时空变化的因果关系,揭示新的现象,深入研究磁层空间暴(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建立符合实际的磁层空间暴物理模型和预报方法,认识地球空间环境的全球变化过程,预计在这一领域可取得原始性创新成果。

1.2推动空间天气预报的发展

地球空间暴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这正像一般天气中所说的冰雹、暴雨、暴风和台风等那样。本项研究可为空间天气预报建立理论基础和提供预报方法,推动空间天气预报的发展。

1.3推动行星空间环境比较研究的发展

空间物理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将地球空间环境和其他的行星空间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行星空间环境的比较研究。太阳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与太阳对其他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有些相似之处,本项目的研究可为开展行星空间环境比较研究建立基础。

1.4带动相关基本物理问题研究的发展

地球空间暴多尺度结构相互作用的全球过程,包括一些重要的基本物理问题,如无碰撞激波,无碰撞等离子边界层,磁层重联,等离子体反常输运,粒子的加速和加热等。这些物理问题,有些是在地面的实验室中不易研究的。对这些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但可推动空间物理的发展,而且还可推动相关学科(如太阳物理、磁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和磁流体力学等)的发展。

2特色和创新点

2.1利用最先进的卫星探测数据

2001年7月和8月发射的Cluster计划,包括四颗卫星,在空间中构成四面体结构,其主要创新是能探测过去不能实现的地球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三维中小尺度结构和分辨时间变化。Cluster和我国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相配合,第一次形成地球空间的六点探测。此外,还利用美国2000年3月发射的磁层成像卫星、ISTP有关的探测数据和全球地面观测数据。

2.2研究内容聚焦在当前国际上最具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

首次提出用地球空间暴这个名词概括地球空间相互联系的爆发事件。定义地球空间暴包括磁层亚暴、磁暴、磁层粒子暴、电离层暴和热层暴,其中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可称为磁层空间暴,这是当前地球空间最具有挑战性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地球空间暴可系统地了解地球空间各层次的连锁变化过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