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培根
1)  bacon [英]['beɪkən]  [美]['bekən]
培根
1.
Study on technology of fermented bacon;
发酵培根加工技术的研究
2.
The materialism tendency of Bacon philosophy;
培根哲学的唯物主义倾向
3.
On Bacon s Interpretation in Modernity to the Value of Science;
培根对科学价值的现代性诠释
2)  Francis Bacon
培根
1.
Researching into the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Thoughts of 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的技术哲学思想探微
2.
A Discussion of Aesthetic Principles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Of Beauty” by Francis Bacon;
培根《论美》的美学原则及其哲学基础解读
3)  Rooting culture
生根培养
1.
To plantlet regeneration,different growth regulator level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rooting culture.
本研究通过4个桉树无性系组培生根培养最适生长调节剂的筛选试验,筛选出各无性系生根培养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
2.
Taking Phalaenopsis s tube seedlings as the test materials,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successive transfer culture medium and rooting culture medium,introduces the test materials and test methods,analyzes on the test results,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tests,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in Phalaenopsis s successive transfer culture the No.
以蝴蝶兰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了继代及生根培养基的研究,介绍了试验材料与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两次试验对比得出结论:在蝴蝶兰的继代培养中3号培养基MS+BA5mg/L+NAA0。
3.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different selecting period and treatment of material, browning control, concentration of Non-organic, phytohormone and light on adventitious bud induction, multipl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rooting culture of Xinli No.
研究不同取材时期、材料处理、抗褐化、无机盐浓度、生长调节剂及光照等因子 ,对新梨 7号芽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培养的影响。
4)  rooting [英][ru:t]  [美][rut]
生根培养
1.
2mg/L for rooting.
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
2.
The buds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rooting medium when it reached 2- 3 cm.
其芽长至2~3cm时,转入生根培养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6。
3.
The seedlings of Leucadendron galpinii were used as the explants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factors on axillary shoot proliferation and rooting were studied with orthogonal design.
IBA对生根培养影响最大。
5)  cultured root
组培根
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djustm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for allelopathic effect of Cucurbita moschata M. cultured roots;
营养元素调控下南瓜组培根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6)  tissue culture rooting
组培生根
补充资料:培根
培根(1561~1626)
Bacon,Francis

   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
    生平和著作   培根1561年1月22日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卒于1626年4月9日。12岁进入剑桥大学。在校期间,对当时被教会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深为不满,认为它流于空论,对人生无实际效益。1576年到巴黎任英国驻法国大使随员。1579年因父丧回国。以后从事律师工作,并当选为国会议员。1596年被聘为女皇特别法律顾问。在詹姆士一世的斯图亚特王朝时代,培根历任宫廷要职,1613年受命为首席检察官,1617年为掌玺大臣,1618年为大法官。培根多次接受贵族封号,1603年受封为爵士  ,1618年受封为维露廉男爵,1620~1621年受封为圣阿尔班子爵 ,1621年培根被控受贿,经判决,免除一切官职。对于此案,他承认接受过不正当馈赠,但却未因此枉法。后来,培根脱离政治生涯,潜心从事著述。
    
   

图片

图片


   
   培根的主要理论著述都是在做官期间完成的。1597年,培根的《论说文集》问世。这是一本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的论文集,于1612、1625年两次增订再版。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  ,是培根全面改革知识的庞大计划《伟大的复兴》的第一部分。1609年出版《论古人的智慧》,通过古希腊神话表述了培根对政治、科学、哲学问题的见解。1620年未完成的巨著《伟大的复兴》出版,其主要部分是著名的《新工具论》。
    唯物主义经验论
  
 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建立一个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哲学,当作自己理论活动的目的。他坚定相信人类的理智能力,认为只要人们认识自己的力量,并愿意尝试和发挥这种力量,就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多的东西。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既强调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又强调人的作为,人是自然的主人。他认为人类命令、驾驭、征服自然的力量源泉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知识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只要掌握了自然规律,人类就可以在认识上获得真理,在行动上得到自由。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
   培根尖锐批判经院哲学家脱离实际、玩弄概念、崇尚空谈的恶劣习气。他揭露经院哲学隔绝人和自然的关系,堵塞认识自然的道路,禁锢人们的思想,号召人们从盲从权威中解放出来。培根是西方哲学史中第一个较全面、深刻地批判经院哲学的人。
   培根认为,要清除认识道路上的障碍  ,不能限于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还必须揭露人们产生认识谬误的根源。他提出了“假相”说,揭示主观脱离客观的可能性和认识的片面性;揭示语言约定俗成的性质以及语言与概念乖离的可能性;揭露了神学、唯心主义以及一切谬误的哲学体系的根源,认为它在于以臆造的虚幻世界去取代客观真实的世界。假相说不仅具有抨击经院哲学的意义,而且在认识论上也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培根在反对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认为知识起源于经验,并以此作为其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要获得知识就要面对自然,面对事实,以经验和观察为依据,把经验从一向受鄙视、受贬抑的卑贱地位上升为一种科学原则,一种考察方法,使之成为科学上、哲学上一种不可缺少的依据。这对哲学史、科学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培根不仅重视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同时也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指出两者的离异是人类认识的重大灾祸。他认为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在经验材料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实验等理性方法整理得来的。由于形而上学思维的局限性,培根没有真正实现他自己提出的让感性与理性婚配的愿望。
   培根不仅论述了经验的认识原理,而且开创了经验的认识方法。他认为,缺乏正确方法的指导,正是以往人类知识没有重大进步的主要原因。他以创立新的认识方法作为自己认识论的重要任务。他倡导实验的方法,认为实验比感性直观更优越。因为在实验中,在技术的干预下,可以把观察的对象从复杂的联系中抽取出来,使事物的因果联系更为显露。在培根看来,唯有通过实验,才能发现一切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唯物主义自然观 为了给科学的认识论开辟道路,培根在《论古人的智慧》、《论原则与本原》和《新工具论》等著作中,大量论及本体论的问题,建立起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培根肯定世界是物质的,把万物的物质基础称为原始物质。他反对把物质看作抽象的东西。他强调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并认为静止是由运动的均衡或由运动的绝对优势引起的,在物体表面的静止中,物体内部的物质分子仍在不断地活动着。他还强调指出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存在。培根赋予物质以实在的、能动的性质以及各种特殊的个性,是唯物主义的,且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因素,与后来的机械物质观不同。
    哲学影响 培根认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构成人类知识和活动的论断,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但是,由于他把自然界的多种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归结为许多单个物体的运动,对自然物体的解剖带有片面的、静止的性质,关于自然物体的概括,也导致自然物体的机械运动的观点。培根的自然观既具有辩证法的因素,也开了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先河,对T.霍布斯的物体论和J.洛克的经验分析法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培根不是无神论者,他承认上帝是万有之源,承认有不死的理性灵魂,承认有自然的真理,也有启示的真理。培根的“双重真理”观,主要是划分科学与宗教,知识与信仰的界限,在当时起着进步作用。然而,在理论上、实践上,培根的“双重真理”观终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一种表现。培根对哲学史、科学史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马克思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逻辑思想 培根是近代归纳逻辑的主要创立者。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不能发现科学原理,而旧的归纳法即简单枚举法又得不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培根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清除科学复兴道路上的障碍,制定认识自然的新工具。他在其主要逻辑著作《新工具论》一书中,阐述了建立一种新逻辑的设想。他要建立的新逻辑也就是他所说的真正的归纳法。培根十分强调观察和实验,反对那种从经验材料飞到最普遍公理的认识方法,他认为归纳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跳跃地而是逐步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根对归纳逻辑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三表法和排斥法,并把它们作为整理和概括经验材料的归纳方法。三表法包括:①具有表,用以罗列具有被研究性质的实例。②缺乏表,用以罗列不出现被研究性质的实例。③程度表或比较表,用以罗列被研究性质出现变化的实例。培根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建立起这一或那一表之后,需再用排斥法排除掉表上罗列的实例中的不相干因素,使得剩下的唯一的因素能被断定为是被研究性质的形式即原因。培根的三表法和排斥法,实际上是同一个归纳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步骤。后来J.S.密尔所提出的著名的求因果方法就是以培根的归纳法为基础的。培根还指出,妨碍认识的四假相实际上是在归纳概括中可能产生的谬误。他还研究了能帮助得出归纳结论的一些辅助手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