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北方游牧民族
1)  northern nomadic nationality
北方游牧民族
1.
In order to avert lambing in cold winter, the northern nomadic nationality invented a method by which the bearing and breeding of sheep could be controlled artificially.
为了避开冬季产羔,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发明了人工控制生育期繁殖羊的办法,推迟母羊的受孕时间,使羊羔产于春季,从而保证羊羔的成活率。
2)  northern nomadic people
北方游牧民族
1.
During the Han-Tang period,the roots of the product exchange between the northern nomadic people and the outer world originated deeply from the nomadic society itself.
汉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外界进行产品交换的根源深植于游牧社会自身。
3)  the nomadic people of north China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1.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lastic arts of the nomadic people of north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3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from 1930s to 1940s;around the time from 1950s to 1960s is the second phase which was the re-start of the research;the third phase is the development period since 1980s.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的30~4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北方民族造型艺术研究的第一个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前后,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重新开始的第二个阶段;80年代开始至今,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4)  Paintings on northern nomadic nationalities
北方草原民族游牧主题绘画
5)  Nomads [英]['nəumæd]  [美]['nomæd]
游牧民族
1.
Research into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one-setting in Ancient Northern Nomads;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正骨术考
2.
The Movement of the nomads starting from central and northern Asia and its effects;
论古代中北亚游牧民族的移动及其影响
3.
Turkic was regarded as one of north prairie nomads.
突厥作为北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它在公元六、七世纪时在欧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建立了强大的游牧政权,即突厥汗国,曾对西域的历史发生过重大影响,其中突厥人"重兵死,而耻病终"的特征对突厥汗国的兴衰败亡起到了重要作用。
6)  nomadic nation
游牧民族
1.
As one of the active nomadic nations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the Tanguts founded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centering now Yinchuan from 1038 to 1227 in the history.
党项是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于1038年至1227年间以银川为中心建立了雄强一时的西夏王朝。
2.
Nomadic nation has goo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cological custom that they protect grassland,forest,waterland,wild anrimals and livestock.
游牧民族具有保护草原、保护森林、保护水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牲畜的优良文化传统和生态习俗。
补充资料:民族
民族
nation

   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有时也用民族泛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具有某一文化特征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美洲民族、伊斯兰教民族等。
    概念  在西方,印欧语系各种文字的民族一词,一般源于希腊文的ethnos,意即依靠历史、语言或种族的联系而被视作整体的人群。1903年,梁启超把瑞士、德国的政治理论家、法学家J.K.布伦奇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布伦奇认为民族有8种特质:①开始同居一地。②开始同一血统。③肢体形状相同。④语言相同。⑤文字相同。 ⑥宗教相同。⑦风俗相同。⑧生计(经济)相同。孙中山曾提出形成民族的五个力:第一血统、第二生活、第三语言、第四宗教、第五风俗习惯。这一民族概念在中国影响颇为广泛。
    民族不同于氏族、部落。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由不同部落的人们混合形成,不是一个纯血缘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不同于种族。种族也称人种,属于生物学范畴,划分种族的标准是体质形态上的某些特点,如肤色、毛发、面容等生理特征。而民族则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为特征的,属于历史范畴。民族也不同于国家,多民族国家不一定有共同语言,民族必须有共同的语言。除阶级因素外,单一民族国家在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方面,民族与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民族形成的时间  中国学术界主要有3种不同的看法。①形成于原始社会蒙昧时代高级阶段。②形成于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至阶级社会确立时期。即民族是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国家的产生、文明时代的来临而出现的。③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历史类型。在中国,通常把原始社会的民族称作原始民族,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民族称作古代民族,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称作现代民族,并认为现代民族包括资产阶级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和经济不发达的弱小民族3种类型。
    民族同化与消亡 在人类历史上,一方面不断有新的民族产生,另一方面又不断有旧的民族消亡。由于民族同化的原因,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人接受另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逐渐丧失本民族的民族特征,最后变成另一个民族。一些弱小的民族被强大的民族用强制手段征服、同化,这种现象叫作“强迫同化”;一些文明程度比较低的民族自然地逐渐接受了文明程度比较高的民族的文化,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殊性,变成了另一个民族,这种现象叫作“自然同化”。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这种现象。强迫同化是民族压迫的表现,自然同化则是历史进步现象。民族形成后,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还有分化和组合,如一个民族可以分化成几个民族,几个民族也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今天世界各地的民族格局,便是在这种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的。
   由于民族诸要素,特别是共同的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所以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民族亦将长期存在。民族发展的大致趋势为:资本主义时代是现代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时代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繁荣和各民族交往日益发展的时代;共产主义时代是世界各民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融合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消亡的时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