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主要品质成分
1)  main components
主要品质成分
1.
Effects of light regimes on main components in waxy maize;
环境光强对糯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2)  staple [英]['steɪpl]  [美]['stepḷ]
n.主要产品;名产;纤维;主要成分,主食
3)  main components
主要成分
1.
Variance of main components in pickle juice during natural fermentation;
自然发酵泡菜汁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2.
Effect of several auxiliary materials on the variances of main components in cabbage pickle during natural fermentation;
几种辅料对甘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
3.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s of main components were assayed in this paper.
研究了罗非鱼鱼片在40、50和60℃等不同热风温度下的干燥速度变化和热风干燥对鱼片的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4)  main component
主要成分
1.
To determine the main components in Chuanping dripping pills.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喘平滴丸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5)  quality and ingredient
品质成分
1.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80,100,120 ℃) and duration (1,2 and 3 hours) of second drying on the quality and ingredient composition of Eucommia green tea during refined processing were studied.
试验设计了复火温度(80、100、120℃)和复火时间(1、2、3h)二因素三水平试验对杜仲绿茶精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的影响。
2.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ome quality and ingredient of green tea that is made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craft,the result shows: (I)Compar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of four craft test, the full-automatic steamed green tea processing craft line is excellent.
经过对不同加工工艺所制绿茶部分品质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四种工艺试验综合因素比较中,以1#全自动蒸青线加工工艺为优,其次分别为2#全烘制工艺,3#烘炒结合型工艺,4#传统炒制工艺。
6)  Quality components
品质成分
1.
This paper probes into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ain quality components of Fenghuang-Dancong.
对广东凤凰单丛34个样茶进行了主要品质成分的分析比较。
2.
The application of metabolomics in the research of fruit quality, is helpful for not only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quality components in fruits such as sugar, organic acid, amino acid, anthocyanin, aroma and so on, but also for supplying the clue for fruit breeding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using modern biotechnique methods.
代谢组学技术在果实品质研究上应用,不仅可以揭示糖、酸、氨基酸、花色苷、香气物质等特征品质成分在果树体中的形成、转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规律,阐明果实品质的形成机理,而且有助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水果品种改良和品质调控。
补充资料:不锈钢的分类、主要成分及性能比较

分类 大概成分 (%) 淬火性 耐蚀性 加工性 可焊接性 磁性


    C Cr Ni


    铁素体系 0.35以下 16-27 - 无 佳 尚佳 尚可 有


    马氏体系 1.20以下 11-15 - 自硬性 可 可 不可 有


    奥氏体系 0.25以下 16以上 7以上 无 优 优 优 无


    以上分类仅是按钢的基体组织分的,由于钢中稳定奥氏体及形成铁素体的元素的作用不能互相平衡,以及由于大量的铬使平衡图S点左移,工业中应用的不锈钢的组织除了上面讲的三种基本类型以外,还有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等过渡型的复相不锈钢,以及具有马氏体-碳化物组织的不锈钢


     含铬大于14%的低碳铬不锈钢,含铬大干27%的任何含碳量的铬不锈钢,以及在上述成分基础上再添加有钼、钛、铌、硅、铝、、钨、钒等元素的不锈钢,化学成分中形成铁素体的元素占绝对优势,基体组织为铁素。这类钢在淬火(固溶)状态下的组织为铁素体,退火及时效状态的组织中则可见到少量碳化物及金属间化合物。


     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


    2-2.铁素休-马氏体钢


    这类钢在高温时为y+a(或δ)两相状态,快冷时发生y-M转变,铁素体仍被保留,常温组织为马氏体和铁素体,由于成分及加热温度的不同,组织中的铁素体量可在百分之几至几十的范围内变化。0Crl3钢,lCrl3钢,铬偏上限而碳偏下限的2Cr13钢,Cr17Ni2钢,Cr17wn4钢,以及在ICrl3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改型12%铬热强钢(这类钢也叫做耐热不锈钢)中的许多钢号,如Cr11MoV,Cr12WMoV,Crl2W4MoV,18Crl2WMoVNb等均属干这一类。


    铁素体—马氏体钢可以部分地接受淬火强化,故可获得较高的机械性能。但它们的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组织中铁素体的含量及分布形态的影响。这类钢按成分中的含铬量分属12~14%与15~18%两个系列。前者具有抵抗大气及弱腐蚀性介质的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性及较小的线膨胀系数;后者的耐腐蚀性能与相同含铬量的铁素体耐酸钢相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着高铬铁素体钢的某些缺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