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物种有效性
1)  Species validity
物种有效性
1.
Molecular Phylogeny of Sisoridae and Species Validity of Euchiloglanis in China;
中国鮡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和石爬鮡属物种有效性的研究
2.
kamengensis and the species validity of P.
采用形态度量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4个水系标本的比较,研究了扁头鮡各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及大鳍鮡的物种有效性
2)  Species validation
物种有效性
1.
To explore the species validation of Glyptothorax sinense (Regan) and G.
采用形态度量学方法对分布于长江、珠江、九龙江、海南岛和闽江的福建纹胸和中华纹胸 12 6个个体框架结构测量中的 2 3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以探求中华纹胸和福建纹胸的物种有效性
3)  subspecies validation
亚种有效性
4)  effective species richness
有效物种丰富度
1.
Hill defined the effective species richness A=2 H , i.
修正了 Frontier和 Ricotta等关于有效物种丰富度指数 A与物种丰富度指数 S之间幂律关系的定义 ,探讨了 A与 S之间分形关系的生态学意义 ,认为分形维数 D是群落均匀度测度值在物种数 S不断增加的过程中 ,向其逼近的一个理论值 ;提出了利用双对数坐标上建立的 A与 S拟合直线的方程 ,对群落均匀度的 4种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的方法。
5)  phytoavailability
植物有效性
1.
Effects of potash fertilizer on phytoavailability of lead;
钾肥对铅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2.
Transformation and phytoavailability of lead and znic forms in rhizospheric soil of common crops in north of China;
北方常见农作物根际土壤中铅、锌的形态转化及其植物有效性
3.
Effects of exogenous rare earths(REs)on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at the root-soil interface and their phytoavailability:a review
外源稀土作用下根-土界面元素转化、分布及其植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6)  bio-availability
生物有效性
1.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Heavy Metal Forms in Soil and Their Bio-availability;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元素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2.
Effects of Acidification and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on Lead Bio-availability in Tea Garden Soils;
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对茶园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
Bio-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Forms of Soil Organic Phosphorus;
土壤有机磷形态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补充资料: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wuzhong duoyangxing物种多样性(s Pecle,diversitx)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生态学中的物种多样性则是对生物群落组织化水平的度量,与此处的物种多样性,即生物多样性物种水平的多样性有所不同。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有多种方法,但一般多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即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数目来测定。在此基础上,还应尽量考虑物种的质量特征。①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也表明一种“距离”或差异,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多样性的程度。如一个有两种蛇和一种鸟的岛屿的多样性应高于一个只有3种蛇的岛屿,即考虑分类学多样性。②由于不同生物种群的研究基础有很大差异,实践中往往选择易于鉴定且意义较大的类群进行测度,而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生物类群。一般先选择维管束植物、哺乳动物和鸟类,其次包括其他的脊椎动物、大型无脊椎动物、苔醉、地衣、藻类和真菌等。很少有人包括土壤生物在内。③物种多样性测度还应考虑不同物种的量的差异,即物种的相对多度。 对大多数生物类群而言,物种丰富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从两极向热带不断增加的规律。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当地地貌、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打上地质历史变迁的烙印。一般说来热带雨林、珊瑚礁、大型的热带湖泊,甚至可能包括深海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目前已记录的生物物种为140、170万种,其中一半以上的物种分布在热带地区。据E.O.威尔森1992年的统计资料,全球已记录的生物为141 .3万种,其中昆虫75.1万种,其他动物28.1万种,高等植物24.84万种,真菌6.9万种,真核单细胞有机体3.08万种,藻类2.69万种,细菌等0.48万种,病毒0.1万种。有人估计全世界生物总数在2(X)万~1亿种之间,但大多数人认为5《X)~1戊0万种这个估计数字是比较可靠的。 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给物种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可达自然灭绝速度的1仪幻倍。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巧%的物种面临严重威胁。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物种灭绝的速度还会加快。这种局面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们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还不能完全扼制物种受威胁,甚至灭绝的态势。(马克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