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西藏拉果错卤虫
1)  Artemia tibetiana
西藏拉果错卤虫
1.
It was named Artemia tibetiana.
西藏拉果错卤虫线粒体12S-16S rDNA片段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2)  Lagkor Co (Tibet)
西藏拉果错
3)  C. tibeticum var. pilocarpum
毛果西藏虫实
4)  Cuona in Tibet
西藏错那
5)  Dahyab Tso(Taicuo) of Tibet
西藏台错
6)  Tibetan Tontso
西藏洞错
补充资料:西藏鳞果草
西藏鳞果草
种中文名:西藏鳞果草
种拉丁名:Achyrospermumwallichianum(Benth.)Benth.exHook.f.
种别名: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属中文名:鳞果草属
属拉丁名:Achyrospermum
国内分布:产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山坡常绿阔叶林下,海拔750—1360米。
国外分布:锡金,印度东北部及缅甸也有。等模式标本采自锡金、印度东北部及缅甸。
海拔:800-1400
命名来源:[Fl.Brit.Ind4:673.1885]
中国植物志:66:038
英文植物志:17:187
亚族中文名:野芝麻亚族
亚族拉丁名:Lamiinae
族中文名:野芝麻族
族拉丁名:Lamieae
亚科中文名:野芝麻亚科
亚科拉丁名:Lamioid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草本,不分枝,高达80厘米。茎下部木质,常倚地,生出细长的不定根,近圆柱形,棕褐色,变无毛,上部钝四棱形,密被黄褐色倒向微柔毛。茎叶宽卵圆形,长10—15厘米,宽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且骤然渐狭下延,膜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沿中脉及侧脉被微柔毛,余部疏生白色糙伏毛,但老叶仅上面疏生白色糙伏毛下面无糙伏毛,侧脉4—6对,斜升,两面明显,细脉两面可见,边缘在基部以上有圆齿状牙齿;叶柄纤细,扁平,长约为叶片长之半,密被黄褐色微柔毛。轮伞花序6花,在茎顶密集成近长圆柱状长(2)5—10(15)厘米的穗状花序,总梗长约1厘米,与序轴密被微柔毛;苞片明显,扁圆形或近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7毫米,先端骤然渐尖,边缘具小缘毛,膜质;花梗长约2毫米,密被微柔毛。花萼管状钟形,长约6毫米,外疏被微柔毛,内面无毛,15脉,膜质,近二唇形,上唇3齿,下唇2齿,齿近等大,宽卵圆状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白色或白色带浅红,长约1.3厘米,外面疏被微柔毛,内面在冠筒离基部斗毫米处有横向间断短柔毛毛环,冠筒纤细,近等粗,至喉部微扩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小,直伸,下唇大,开展,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靠着上唇上升,微伸出,花丝丝状,短小,花药2室,室极叉开,汇合为一室。花盘杯状。花柱纤细,不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子房顶端被突起及毛。花期8—9月。
产地分布:产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山坡常绿阔叶林下,海拔750—1360米。锡金,印度东北部及缅甸也有。等模式标本采自锡金、印度东北部及缅甸。
本种提示:西藏东南部产的植物,花萼明显15脉,冠筒内具横向间断毛环,这二点与HookL的原描写均不相符,也有可能Hook.f.的原描写不准确,但从分布区看无疑应归入本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