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杨凌都市农业
1)  yang ling urban agriculture
杨凌都市农业
2)  urban agriculture
都市农业
1.
Urban Agriculture and the Adjustment on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Suburb of Beijing;
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
A discus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tourism in Guiyang city;
贵阳市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探讨
3.
On Urban Agri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 City;
论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
3)  metropolitan agriculture
都市农业
1.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agriculture in Shanghai;
上海市都市农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between Chongqing s metropolitan agricultural region and external region, this paper analyses necessity, superiority and disadvantages of Chongqing s metropolitan agriculture.
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了重庆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重庆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强调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集团化一体化战略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4)  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都市农业
1.
The essay goes from the status quos and the set forth of 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s multifunction, then, expound the production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agriculture in Wuhan city countryside.
从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启示及现状出发,阐述了武汉都市农业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阻碍因素;通过吸收国内外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的经验,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武汉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思路;提出了多部门协调建立农业财政投入体系、强化产业运营模式4环节、落实土地流转规范化、注重科学技术的输入与输出、加快农业生态旅游板块步伐等措施,来加快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
2.
It s important to develop 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发展都市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而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文章就如何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来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议。
5)  City agriculture
都市农业
1.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city agriculture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economy in a big city.
随着大城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市农业已经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与都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具有保障生活、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平衡生态和旅游休闲等作用。
2.
city agriculture arouses wide attention in China and is rapidly developed in various big cities.
都市农业以其区域优势、生态环境保护、观光休闲、生产高效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广泛引起重视,并在各大城市迅速发展,由此大大加快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3.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socialism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pointed out the keyston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ervice for city agriculture, explored the model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ervice for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分析农业机械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正确定位农业机械化服务都市农业建设的重点,探索农业机械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提出创新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6)  urban-agriculture
都市农业
1.
By analyzing mutual impacts on urban-agriculture and urbanization,the author suggested the way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ianjin.
从都市农业和农村城市化协调互动关系分析入手,提出天津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
The stratagem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will let us meet great challenge to urban-agricultur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eco-city construction.
面临着建立生态型城市的战略选择,同样也为都市农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都市农业对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补充资料:杨凌国家级农业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于1997年7月29日,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杨凌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21世纪,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农业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发展战略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举措。通过6年的艰苦创业,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中国的农科城著称于世。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总人口14万,总面积94km2,新建区规划面积22.12km2。这里农林水牧科技实力雄厚,聚集着70多个学科的5000多名科教人才。建国以来,累计取得科研成果50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2500多亿元,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小麦育种、旱作节水农业、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森林培育、园林绿化、果树园艺、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及综合利用等研究居全国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杨凌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和“省内共建”体制,示范区管委会为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享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济管理权。示范区管委会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精神,实行全新的用人机制,建立了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
    
    示范区成立以来,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勇于创新的思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教体制改革、人才培养、行政管理体制、旱作农业和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既加快了自身发展,又带动了周边地区及其它省区的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国民经济快速增长,GDP从1997年的3.09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05亿元,年均增长21.1%。财政收入从1072万元增加到8472万元,增长了近7倍。科教人员人均住房面积从8m2增加到25m2,收入增加了近两倍,达到17800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面积从4km2扩展到15km2。招商引资进展顺利,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入区企业从最初的17家发展到553家,新区技工贸收入从零起步,达到2002年的1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工程、环保农资、绿色食(药)品、农业科技旅游为特色的产业格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动物克隆技术、干细胞研究、杂交小麦等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省部联办,每年一届的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已与北京科博会、上海工博会、深圳高交会齐名,并称我国四大科技展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理想平台。
    
    六年来,示范区按照国务院领导关于“杨凌示范区要在八个方面做出示范”的要求,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户实施”的方法,探索出了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路子,科技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几年来,共引进、推广国内外名优动植物良种1600多种,累计培训农民300多万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示范推广农作物良种面积近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在全国20个省(市)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建立了108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示范点1285个,受益农民5264.5万人,年均产生经济效益120多亿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入世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机遇面前,杨凌示范区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抢抓大机遇,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努力把杨凌建设成为“四城五中心”,“四城”即:科教领先的农科城、经济发达的产业城、环境优美的生态城、文明开放的旅游城。“五中心”即:中国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干旱半干旱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中心、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成熟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中心、创新企业人才培养中心、农业科技信息辐射中心,为发展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林牧和水利事业,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