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目标害虫
1)  target pests
目标害虫
1.
The niches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spiders and their target pests including rice plant hoppers and leafhoppers were studied.
对主要蛛虫的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及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蜘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随害虫生态位宽度值的增减而增减,蜘蛛对目标害虫具有跟随现象。
2)  Non-target pest insect
非目标害虫
3)  target pest
靶标害虫
1.
Our assessment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to their target pests and non target pests.
对不同转基因水稻室内抗性评价表明,转Bt基因抗虫水稻Bt汕优63及转Bt/CPTI双价基因水稻科丰6号对几种主要鳞翅目靶标害虫均有较强的抗性;两者对二化螟均表现为高抗,在各生育期抗性均在91。
2.
This paper has reviewe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effects of insect-resistant protein expressed by transgenic rice,involving micro-ecosystem of soil,the target pest,the non-target pest,dynamic community of arthropod,nature enemies and this protein\'s transfer in food chain of rice habitat.
简要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潜在影响,主要包括转基因抗虫水稻表达的抗虫毒蛋白对稻田土壤微生态系统、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节肢动物种群动态、自然天敌的影响以及抗虫Bt蛋白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并对转基因抗虫水稻潜在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4)  Pest-speciment
害虫标本
5)  lepidopteran pests
鳞翅目害虫
1.
Bioactivities of two tebufenozide derivatives against five lepidopteran pests;
两种虫酰肼类新化合物对五种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
2.
A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Lepidopteran pest larvae(tussock moth),which had highly virulent to four Lepidopteran pests in vegetable crops.
从田间采集感染了绿僵菌病的鳞翅目(毒蛾)幼虫体上,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对4种蔬菜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绿僵菌菌株(VM07)。
6)  Lepidoptera pests
鳞翅目害虫
1.
The effect of Jiaduo frequent-vibration trapping light on trapping Lepidoptera pests;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鳞翅目害虫诱杀效果
2.
Synergism of additives of Bt preparation against Lepidoptera pests;
添加物对Bt制剂杀灭鳞翅目害虫的增效作用
3.
The integrated effect of 8% Propoxur WP 1000 times,1500 times and 2000 times on the control of main mulberry Lepidoptera pests,such as mulberry looper,mulberry pyralid and mulberry tussock was higher than that 24% methomyl·trichlorf EC 1500 times.
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和2000倍对桑尺蠖、桑螟、桑毛虫等桑园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综合防效均高于对照农药24%敌·灭乳油1500倍,是一个替代老产品的新型桑园专用农药品种。
补充资料: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中国金融大百科全书·上编来的。其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缺点,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相似之处。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程度更高些。这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金融工具形式比较单一,金融创新的程度低。在对现金漏损率和银行超储备比率有所掌握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可以做到心中比较有数。在实践中,我国中央银行究竟是依据哪一个或哪几个指标对货币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呢?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始终把现金作为货币管理的重点。即在货币层次中,我国的控制重点放在残。这是因为:①由于我国实行的货币管理制度,是把现金和存款严格划分开的,界限分明。一笔贷款进人流通,有多少转化为现金,有多少转化为存款,其中总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比例。控制了现金也就控制了整个存款货币,从而也就大体上控制一了消费品市场和整个货币供应量;②我们既控制媒介于消费品流通的现金,也控制媒介于生产资料流通的存款,这两者都是通过控制信贷来实现的。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实际上是通过控制贷款来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的,但考察的基本指标还是现金流通状况。③现金流通是国民经济最敏感的神经,它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关系着市场和物价,也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目前保持消费资料供求平衡和消费品价格的稳定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国家不宜一下子放松对现金流通的直接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调节的作用还会加大,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将逐步转变为以间接手段为主,应把控制重点放在Me和M,的同时,兼顾峡和呱,把现金和存款同时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2.信用总量。用信用总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的。在此之前,是把贷款总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是因为,在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资金融通渠道主要是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贷款总规模控制是信贷政策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引人,打破了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的单一信用结构,形成了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种信用形式同时并存的多元信用结构,从而扩大了融资渠道,使社会直接融资方式得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贷款总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已很难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总量情况,必须控制社会信用总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