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1)  Harbin northern forest zoo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2)  Northern Forest Zoo
北方森林动物园
1.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parasitic helminth infection in ornamental carnivorous animals in the Northern Forest Zoo of Harbin,67 fecal samples representing 4 families of animals were examined by faecal flotation and sedimentation methods from March to May of 2009.
为了解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观赏肉食目动物寄生蠕虫的感染状况,于2009年3~5月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犬、猫、熊和浣熊4科的67只观赏肉食目动物粪便进行了蠕虫虫卵检查。
3)  forest zoo
森林动物园
1.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vertebrate varieties in Dalian forest zoo——On amphibian reptiles and mammals;
大连市森林动物园脊椎动物种类调查报告—两栖爬行及哺乳类
4)  Harbin Dialect
哈尔滨方言
1.
Discussion on Harbin Dialect Dictionary;
《哈尔滨方言词典》商榷
2.
Conceal the Truth to Show the False,Create Difficulties to Make Words More Interesting: a Special Word-Formation in Chinese——On Harbin Dialect;
隐实示虚,设难成趣:汉语特殊造词方法——以哈尔滨方言为例
3.
We consider that the depiction of the Harbin dialect in this dictionary is very successful,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mistakes mainly in two aspects.
本文对尹世超先生的《哈尔滨方言词典》进行商榷。
5)  Forest of wild zoo
森林野生动物园
6)  Dalian Forest Zoo
大连森林动物园
1.
On Tourism Visualization and Promotional Strategy of Dalian Forest Zoo;
大连森林动物园旅游形象定位和传播策略
补充资料:森林动物
森林动物
forest animal

   依赖森林生物资源和环境条件取食、栖息、生存和繁衍的动物种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爬行类、两栖类、兽类、鸟类、昆虫以及原生动物等,其中鸟类和兽类是重要资源。森林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金丝猴

金丝猴


   
    森林与动物的关系 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常年供应不绝,成为动物的食物基础。森林的空间高大、结构复杂、生长周期长、更新调节能力强、群落稳定性大,为动物饮食、栖息、隐蔽和繁衍提供了最优良的场所。森林遭到破坏,常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的锐减,有的濒临灭绝。森林动物的区系、种群分布、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均受森林类型的影响。但由于森林动物食性和习惯的差别,常在同一森林地带有着形形色色的动物种群;而同一种群类型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森林地带。寒带森林动物毛长绒厚,皮下脂肪发达;冬季毛色变白;产仔和哺育幼仔都在生长季节,入冬时幼仔已能独立生活。也有些动物具有冬眠不食或向暖地迁移的习性。热带、亚热带森林动物一般是毛短、稀疏,皮下脂肪较少,交配、产仔不受季节限制;毛色光彩斑斓。同一类型的动物,在温暖地区体形较小;而在寒冷地区则体形较大,而其尾、嘴、四肢和耳较温暖地区为短。从毛色看,温暖地区黑色增多,干旱地区红色、黄褐色增多,寒冷地区则色调单一。
   
   

驼鹿

驼鹿


   
    中国森林动物资源分布 世界森林动物资源的分布依森林地理而变化,其种群数量由寒带、温带到热带逐渐增多。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如象、犀牛,最凶猛的如虎、豹,最进化的如猿、猩猩等都生存于森林之中。中国地域辽阔,森林跨寒、温、热三大气候带,动物资源丰富,全国划分为8个动物资源区系。
   ①亚寒带森林动物群(泰加林动物群)。包括大兴安岭(北纬45°以北的地区)和伊勒呼里山以北的林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的北端。是中国最北部的林区,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延部分。气候寒冷,土壤有永久冻层。西伯利亚寒带的森林动物,如貂熊(狼獾)、驼鹿(堪达罕)、雪兔和林旅鼠等在此均有分布。
   ②小兴安岭及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动物群。该地区为寒带森林向温带森林过渡地带,气候温凉湿润。动物群的代表种类有东北兔 、紫貂 、东北虎、豹、狗獾、貉、黑熊、青鼬(密狗)、梅花鹿、青羊、豹猫等。
   
   

熊猫

熊猫


   
   ③华北落叶阔叶林动物群。包括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北坡、伏牛山及沂蒙等地的小面积林区。本地区是猕猴自然分布的北界。应加以保护的种类有麝、青羊、猕猴,粪便可做中药五灵脂的沟牙鼯鼠和复齿鼯鼠,以及褐马鸡等。
   ④天山山地云杉林动物群。本地区多高山、荒漠,气候干燥,冬季极冷。海拔1600~2300米间地带降水量较多地区有森林分布,海拔1500米的山谷间有阔叶树。森林动物主要有马鹿、狍、雪豹、猞猁、棕熊、香鼬、白鼬、伶鼠;鸟类有高山雪鸡、高原山鹑、斑翅山鹑、石鸡以及原鸽、岩鸽、山斑鸠、灰斑鸠等。
   ⑤青藏高山针叶林动物群,包括祁连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等山地林区。森林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也多,垂直分布明显。在喜马拉雅山区海拔1600~2500米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代表动物有熊猴、长尾叶猴、赤麂、鬣羚(苏门羚)、金猫、小爪水獭、黑鹇、红胸角雉、细纹噪鹛等。在2500~3000米间山地的针阔混交林带,代表动物有小熊猫、豹猫、青鼬、青羊、橙腹长吻松鼠、棕尾虹雉、杂色噪鹛等。3000~4000米为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的暗针叶林,代表动物有塔尔羊、黑熊、麝及雪鸽等。在祁连山及藏东山地的暗叶针叶林中,还有白唇鹿,为中国特产。应受保护的种类颇多,除橙腹长吻松鼠等外,几乎本区所有动物均被列入保护动物。
   ⑥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动物群。包括四川省西部、昌都地区东部、青海省南部山地及云南省北部山地,即横断山脉地区。海拔在1600~4000米间,最高峰在7000米以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森林动物种类南北交错,山谷多为热带及亚热带种类,并沿山谷自南向北侵入;高海拔地区的种类则与北方种类接近。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的针叶林带中珍稀的森林动物种类较多,如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白唇鹿、小熊猫、梅花鹿、鬣羚(苏门羚)、青羊、金猫、水鹿(黑鹿)、云豹、猕猴、熊猴、藏马鸡(白马鸡)、白腹锦鸡(铜鸡)、红腹锦鸡(金鸡)及角雉等。其中大熊猫已列为中国国家珍稀动物的重点保护对象。
   ⑦华中阔叶林动物群。包括自四川盆地以东,沿长江而下的各林区,以及北至秦岭南坡,南至广东西江上游两岸的山地。属亚热带气候。仅在较高的山地还保留有自然植被,其他广大地区仅有次生林和人工林。重点保护的种类有猕猴、短尾猴(红脸猴)、金丝猴、梅花鹿、毛冠鹿(隐角鹿)、黑麂、鬣羚(苏门羚)、青羊、羚牛、鼬獾(山獾)、金猫、华南虎、云豹、穿山甲、角雉及虹雉等。
   ⑧华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动物群。包括中国台湾省、福建省东南部、广东省台山市向西至雷州半岛及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及云南省西双版纳。气候炎热多雨,植被茂密,为动物栖息、取食提供了有利条件。应予重点保护的种类有金丝猴、叶猴、长臂猿、短尾猴、豚尾猴、亚洲象、野牛、坡鹿(泽鹿)、水鹿、梅花鹿、豚鹿、鬣羚、青羊、金猫、云豹、华南虎、穿山甲、蓝鹇、黑长尾雉、原鸡、绿孔雀、孔雀雉、黄腹角雉、红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鹇及犀鸟科的一些种。此外,南海诸岛林丛中还栖息有红脚鲣鸟等。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


   
    经济利用 森林动物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又是再生资源,可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丰富的皮、肉、毛、羽、骨、蛋、角等,用以生产衣、食和工艺品等。有些动物如驯鹿、象、猕猴、猩猩、苍鹰等经过驯化饲养,还可供役用。有的则是观赏用的珍禽异兽,如虎、豹、孔雀、鹦鹉、大熊猫等。可供科学研究用的有树鼩、兔、猴、白鼠等。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森林动物的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向多功能、多效益方向发展,并将越来越多地利用其生态效益。
    资源保护 动物资源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只要猎取量不大于其繁殖补充量,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之过量猎取,就会使森林动物锐减;而母兽雌禽的减少,更会导致种群数量难以恢复。滥伐森林则会使森林动物失去生存条件。因此,保护森林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有效地保护森林动物,1989年3月1日,中国颁布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到1990年底全国建有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395个;对森林狩猎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进行野生动物饲养,以保留濒危物种,如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褐马鸡、麋鹿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