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放射化学
1)  Radiochemistry [英]['reidiəu'kemistri]  [美][,redio'kɛmɪstri]
放射化学
1.
Journal of Ya Qua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of early western radiochemistry in China;
《亚泉杂志》与早期西方放射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
Professor Yang Chengzong i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radiochemistry in China.
杨承宗教授是我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
3.
The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f nanosciences using radiochemistry as probes is not only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chemistry in nanoscience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chemistry itself.
放射化学与纳米科学的交叉,既是放射化学在新兴前学科的应用,也是放射化学本身在前沿领域的发展。
2)  radiochemist [英][,reidiəu'kemist]  [美][,redɪo'kɛmɪst]
放射化学家
3)  radiation chemistry
放射线化学
4)  radioelectrochemistry [,reidiəui,lektrəu'kemistri]
放射电化学
5)  radiochemical ['reidiəu'kemikəl]
放射化学的
6)  radiochemical purity
放射化学纯
补充资料:放射化学
放射化学
radiochemistry
    研究放射性物质及与原子核转变过程相关的化学问题的化学分支学科。放射化学与原子核物理对应地关联和交织在一起,成为核科学技术的两个兄弟学科。放射化学主要研究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分离、纯化、鉴定和它们在极低浓度时的化学状态、核转变产物的性质和行为以及放射性核素在各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等。
    简史 1898年P.居里和M.居里在对钋和镭的分离和鉴定中,应用了化学分析分离原理结合放射性测量的新工作方法,从而诞生了一门新学科——放射化学。1903年E.卢瑟福和F.索迪确定每种物质的放射性按指数关系而衰变的规律。1910年索迪、K.法扬斯同时发现放射性元素位移规律,提出同位素的概念。1912年G.C.de赫维西等用20种化学方法试图从铅中分离镭D(即铅210),未获成功,继而提出以镭 D指示铅研究了铅在多种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创立了放射性示踪原子法,应用放射化学开始得到发展。
    1934年F.约里奥-居里和I.约里奥-居里用钋的α粒子轰击铝并利用了化学原理及方法获得放射性磷30,发明了人工放射性。这是人类首次利用外加影响引起原子核的变化而产生放射性,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同年,L.齐拉特等发现原子核在俘获中子生成放射性新核素时,由于反冲效应导致一系列化学变化,后来发展为热原子化学。
   1938年O.哈恩等在研究铀受中子辐照后的产物时,用化学方法发现和证明了铀核裂变现象。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能开辟了道路,是放射化学对核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贡献。1940年E.M.麦克米伦等发现超铀元素镎。G.T.西博格等发现钚,1944年提出锕系元素理论。1942年E.费密等建成第一座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受控链式裂变核反应,标志着人类进入利用核能的时代,核科学技术从此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核武器、核电站、核舰艇以及其他核动力装置的研制成功,使核燃料的生产和回收、裂变产物的分离等放射化学工作得到巨大发展,促进了放射性核素性质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工农业、科学研究及医药卫生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放射化学的内容,使它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研究目的和方法的学科。
   放射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34年。50年代中期,随着核能事业的发展,放射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围绕核燃料的生产和回收、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和应用、锕系元素化学、核化学、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及其综合利用、放射分析化学以及辐射化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1964年10月原子弹和1967年6月氢弹的试爆成功,反映了中国核科学技术达到的水平。
    研究内容 放射化学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放射性元素化学。研究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核性质,其提取及制备、纯化的化学过程和工艺,重点是核燃料铀、钚、钍,超铀元素及裂片元素。
   ②核化学。研究核性质、核结构、核反应和核衰变的规律,热原子化学,奇特原子化学等,以及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
   ③放射分析化学。研究放射性物质的分离、分析以及核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成熟的方法有:中子活化分析、带电粒子活化分析、带电粒子激发荧光分析、同位素稀释分析、穆斯堡尔谱学以及正电子湮没技术等。
   ④应用放射化学。研究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和辐射源的制备,及其在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是用反应堆和加速器生产各种高比活度或无载体的放射性核素和辐射源。
    特点 放射化学工作的对象是放射性物质,可以充分利用探测放射性的现代技术,故具有一般化学所没有的许多特点:①灵敏度极高。可达10-20克,即几百个原子以至几个原子的质量。②容易鉴别。每种放射性核素除可以普通化学性质识别外,还可以其独特的发射粒子的性质、能量、半衰期以及衰变的母子关系等进行鉴别。③示踪作用。利用放射性物质与其稳定同位素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的特点,可以随时跟踪放射性物质的动向,对化学过程中的有关环节进行观察、研究。④辐射效应。放射性核衰变中发出各种射线的能量远大于环境物质的化学结合能,致使所研究的体系产生一系列辐射分解-化合、辐射氧化-还原、辐射催化、。在强放射性体系中,辐射效应导致的化学物质变化甚为显著。⑤低浓度行为。多数放射化学操作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极低,离子间的荷电性质相应突出,容易形成放射性胶体或气溶胶,弥散或附着于环境化学物质上。
    放射化学安全技术 操作超过国家规定允许剂量的放射性物质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放射化学技术。
   ①放射性气体。为防止放射性气体微粒进入人体,产生内照射,应在工作箱中进行放射化学操作。箱内外加适当屏蔽,使射线对人体的外照射在允许剂量以下。
   ②放射性溶液和固体。为减少外照射,应用特制工具。如用机械手以代替手直接触及放射性容器,用移液管转移溶液,用离心管分离沉淀,使用吸附放射性物质比玻璃少的石英器皿。强放射性物质的溶液或半干燥固体因辐射分解水而发生爆炸性气体,应加注意。
   ③放射性废物。在处理或操作放射性物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物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要达到国家允许标准以下才能排放。强放射性废物须到专门场地进行处置。
   ④冷试验。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及减少外照射时间,操作放射性物质须事先周密计划,要作好充分准备,并用非放射性物质进行操作演习,直至熟练稳妥,以期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完成放射化学操作,避免放射性事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