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改良混合选择法
1)  modified method of mixing selection
改良混合选择法
1.
The modified method of mixing selection comes from practice.
实践中形成的改良混合选择法是把自交、单株选择、混合留种三种常规的育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育种过程中的3个步骤。
2)  improved variety
改良混合选择
3)  modified bulk method
改良混合法
4)  Mix-selecting
混合选择法
5)  Modified S1 progenies recurrent selection
改良S_1选择
6)  Modified S1-HS recurrent selection
改良MS1-HS联合家系选择
补充资料:混合选择
      按照一定的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中,选出一定数量外形近似的优良个体(单株、单穗),进行混合收获、脱粒、种植的一种育种方法。常用于品种改良和在良种繁育上保持品种纯度。混合选择对近交容易衰退,特别是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异花授粉作物的品种改良尤其适用。在种植多年的品种或新从外地引入的品种群体内,植株间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常有一定差异。因此选择优良个体进行混合繁殖,可从中进一步选出比原有品种更为优良的新品种。
  
  基本方法 按育种目标性状在田间选择一定数量的优良个体,经室内鉴定淘汰其中外形有差别和不良的个体后,将当选个体混合脱粒为一个混选群体。次年将其和原品种、对照品种在同一比较试验中进行评比鉴定,选出优良混选群体进一步试验,并扩大繁殖,直至成为推广品种。如经一次混合选择,群体中个体间尚未相对一致或未达到选择要求,还可继续进行多次的混合选择。用这种方法选出的新品种,一般可比原品种增产5~10%,或在某些性状上有所改进。自花授粉作物通过1~2次混合选择即可达到所要求的外表纯度。异花授粉作物由于经常发生天然杂交,群体的遗传组成比较复杂,通过混合选择定向改变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提纯效果比自花授粉作物更明显;但因无法控制父本花粉,仅凭母本的表现决定取舍,其后代并非全部优良,故需进行多次混合选择(见图)。只要目标性状的基因效应基本上是加性的,遗传力高,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影响较小,混合选择是有效的。为避免近亲繁殖引起的生活力衰退,选择株数不能过少,对次要性状也不宜选择过严。
  
  
  对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在上述选择法的基础上,可衍生两种做法:①改良混合选择。先从原有的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分别脱粒,次年以株或穗为单位种成株行或穗行进行鉴定,选留优良株系,将外形一致的混合收获。也可先混合选择,再个体选择、分系比较,然后混系繁殖。此法在混合选择过程中进行一次个体选择,兼有便于鉴定后代(个体选择)和能大量繁殖种子(混合选择)的优点。②分组混合选择。也称集团选择。当原有品种群体中存在多种类型时,可按不同类型分别选择、分类型混合脱粒成为若干组混合群体,次年将各组种子分别种植,并与原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从中决选出最优集团作为新品种应用。如一次分组混合选择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继续进行。
  
  在良种繁育上的应用 从品种繁殖田中根据品种的典型特性选择优良单穗或单株混合脱粒留种,可保持品种纯度,繁殖大量种子。也可应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第1年从品种繁殖田选择典型而优良的单株(穗),分株(穗)脱粒; 翌年每株(穗)种子种成1个株(穗)系,成熟时选择优良株(穗)系混合脱粒作为原原种,进一步繁殖原种。
  
  混合选择方法简便易行,收效也快,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种子。但由于不能对中选个体进行后代鉴定,难免有遗传特性不良的个体混入群体中,从而降低选择效果。杂交育种工作中也可用混合选择法处理杂种后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