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农产品国际贸易
1)  agricultural trade
农产品国际贸易
2)  international trade of forest products
林产品国际贸易
3)  international trade in forest products
国际林产品贸易
4)  China's Agricultural Trade
中国农产品贸易
5)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农产品贸易
1.
As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nviron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农产品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
As far a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concerned,green barriers include green tariff system,gree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green environmental label system,green packing system,sanitation quarantine system and green subsidy s.
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
6)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农产品贸易
1.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对闽台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2.
Analysis of depende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分析
3.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on China 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nd countermeasure;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补充资料:农产品国际贸易
      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农产品的买卖活动。主要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也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广义的农产品包括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狭义的农产品则仅指农作物和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农产品通常指狭义而言。
  
  历史发展 早在公元前14世纪,腓尼基商人就开始经营地中海地区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雅典已成为该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橄榄油、葡萄酒和蜂蜜等从雅典输往海外,输入产品主要是粮食、牲畜、鱼类和木材等。到中世纪时,自然经济虽占主导地位,但国际贸易并未中断。除东起中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行经中亚、西亚以抵地中海东岸,转达罗马和欧洲各地的著名商路──丝绸之路外,另有一条商道从海上把印度的香料和非洲的象牙等运到阿拉伯半岛或波斯湾,再经地中海东岸转达欧洲。公元5世纪,中国至印度、波斯湾的海上航路也已开辟。 7~13世纪(中国唐宋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海上贸易盛极一时,广州、泉州成为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港口,农产品则是贸易的主要内容。15世纪时的明代,郑和7次下西洋,此举也扩大了中国与南洋群岛、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之间的农产品贸易。
  
  近代国际贸易始于新航路发现之后。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最初为西班牙、葡萄牙所控制。17世纪荷兰的海外贸易趋于发达,进行广泛的殖民掠夺;接着英国和法国也开拓北美殖民地,英国还垄断对印度和远东的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进行经济侵略的手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工业原料需求激增、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设备进步以及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许多世界性的集散市场。19世纪后各种商品交易所,如芝加哥的谷物交易所、牲畜和肉类交易市场,纽约的棉花交易所、咖啡和食糖交易所,伦敦的可可交易所、茶叶拍卖市场和肉类中心市场,澳大利亚悉尼的羊毛拍卖市场,新加坡的橡胶交易所等陆续兴起。它们对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起着重要作用。
  
  现状 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规模一般以出口贸易总额表示。1985年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727亿美元(不包括水产品和林产品为2066亿美元),约比1929年增长20倍,比1960年增长6倍,但其增长速度慢于工业品、燃料和其他非农产品贸易增长的速度。农产品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下降,已由1960年占30%降至1985年的14%。1985年世界农产品的出口构成大致为:谷物占11.7%,油料种子、动植物油和饼粕占7%,食糖占3.3%,咖啡、可可、茶和香料等占7.1%,活畜和肉类占8.2%,水果和蔬菜占4%,蛋占0.3%,奶和奶制品占3.8%,纺织原料占4%,酒类占2%,烟草占1.4%,鱼类及其他水产品占6%,林产品占18%,其他农产品约占20%。在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略高于60%,发展中国家略低于30%,社会主义国家约占10%。主要的出口国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荷兰、丹麦、阿根廷、巴西和泰国等。以世界谷物贸易为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阿根廷 5个国家的出口量即占世界出口量的80%以上。美国谷物的40%是为出口而生产的。世界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是西欧、日本、中东、南亚、远东、非洲和苏联等。发展中国家原是农产品的主要供应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许多国家人口激增而农业生产仍较落后,粮食普遍短缺,日益依赖进口,有的已成为粮食的净进口国。但自从农业中开展"绿色革命后",一些国家的粮食情况已有所改善。现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仍是许多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取得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一些单一经济结构的国家,农产品出口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中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历来是出口大于进口,基本上保持顺差。198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达61亿美元,约占出口总值的22%,只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值的 2.2%。为调剂余缺及发展创汇农业,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将继续增长。
  
  市场演变和发展趋势 农产品一般为初级产品,加工程度和附加价值低于工业品,而生产和贸易则几乎遍及全球,生产和上市都比较容易,市场自发力量的作用也较大。同时,农产品需求的弹性很小,气候、年景的多变性又常使农产品的供应发生很大变化。这些特点造成国际农产品市场长期不稳定,价格经常剧烈波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末,许多农产品长期供应过剩,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如美国为缓和其农产品过剩的危机,曾对谷物、棉花等实行减缩生产和价格支持政策,以求稳定价格和保证农场主的收入;同时还实行农产品出口补贴和其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进入70年代,由于通货膨胀加剧、石油价格暴涨,农业生产成本激增,加以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农业歉收,特别是苏联、中东和远东国家大量购买粮食,使出口国家庞大的粮食存货迅速下降,价格急剧上升。1980年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平均比1970年上涨 2倍多,贸易量增长40%以上,价格也见回升。但8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应增加,价格又转下跌。
  
  今后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总的仍呈增长趋势。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化,市场不稳定性将长期存在。从农产品贸易的品种构成看,不少缺粮的发展中国家仍将以进口粮食为主;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对肉类等副食品的需求也会有显著的增长。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除粮食剩余外,肉类、水果、饮料、水产品和农产原料仍是主要的进口商品,同时加工食品、方便食品以及有益于增进健康的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的需求日增;对食品质量和品种多样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料性产品向加工品发展,单一品种向多样化产品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绝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由于相对慢于工业品,其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仍可能继续趋于下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