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
1)  polim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
1.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markers linked to the fertility restoring gene for the Polim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Pol cms) in rapeseed ( B.
采用恢、保回交群体和集团分离分析 ( BSA) ,筛选了 860个 10 mer随机引物 ,找到了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 ( Rf)连锁的两个 RAPD标记 AH19690 和 AI1683 0 。
2)  Pol cms
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
3)  Polima cytoplastic male sterility
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
4)  Temperature-sensitive polim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Pol TCMS)
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系
5)  Polima cytoplasm male sterility
波里马胞质不育
6)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细胞质雄性不育
1.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was used to analyze mitochondrial (mt) genome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rice.
利用RFLP技术,比较研究了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9种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表明:1)9种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遗传相似性变化范围为 0。
2.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ze (Zea mays L.
在露天池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与其同型可育系的产量构成及其光合特性对氮素亏缺的响应。
3.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plants, has remarkable adventage in farming application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becomes a hot point of research.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生产应用与基础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
补充资料:马育华
Ma Yuhua
马育华

(1912~  )
[]  中国大豆育种学家、数量遗传学家。1912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曾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农艺系代主任。后赴加拿大和美国从事作物育种研究工作,1950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农艺系主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农学系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大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试验统计、大豆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研究。从50年代中期始,先后主持育成493-1、133-3、133-6、1338-2等大豆新品种,并在中国首先用数量遗传的方法,从理论上论证大豆的主要经济性状及其间的遗传相关和选择指数,为改进育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主编《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1979),著有《试验统计学》(1980)、《数量遗传学及其应用》(1981),并撰有学术论文20余篇。
                 仇文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