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洪涝灾害遥感动态监测系统
1)  Dynamic flood monitoring system by sensing
洪涝灾害遥感动态监测系统
2)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n drought and flood
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
3)  agricultural flood waterlogging disaster system
农业洪涝灾害系统
4)  flooding disaster
洪涝灾害
1.
Construction of flooding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rm in Chongqing;
重庆市洪涝灾害管理体系构建
2.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flooding disasterinGuanzhong areain1801-2005,and with7 multinomials in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the flooding disaster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this areain future five years(2006-2010) was forecasted,the tim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of the flooding disaster in Guanzhong were studiedbyMATLAB.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以关中地区1801-2005年的洪涝灾害等资料为依据,基于MATLAB分析了这一时期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变化趋势,并应用了在最小二乘法意义下7次多项式的拟合预测了该地区未来五年(2006-2010年)洪涝灾害发展趋势。
3.
<Abstrcat> The flooding disaster is one of the master natural calamity in Chongqing.
洪涝灾害是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着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flood [英][flʌd]  [美][flʌd]
洪涝灾害
1.
The affection of urbanization to the happening of flood of Tangshan;
城市化对唐山洪涝灾害发生的影响
2.
A study on economic response of family economy and land use to flood disaster ──A case study of Dongting Lake Area, Hunan Province;
家户、土地对洪涝灾害的经济响应研究──湖南省洞庭湖区案例分析
3.
Study on regulation of schistosoma infection in flood year;
洪涝灾害年人群血吸虫感染规律
6)  flood disasters
洪涝灾害
1.
Study on flood disasters in the Qing dynasty in Jinan city
清代济南市洪涝灾害研究
2.
The history of flood disasters in the middle reach of Changjiang River during the last 500 years is reviewed.
回顾了近五百年来长江中游洪涝灾害发生的历史,运用历史外推原理对洪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在未来的十几年内,长江中游洪灾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3.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dike building along the northern bank of Yangtze River and cultivation in Lake Dongting area has caused increasing of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flood disasters in Lake Dongting area.
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荆江北岸大堤堵口是导致洞庭湖洪涝灾害频繁的根源 ,人类围垦是洪灾加剧的重要因素。
补充资料: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布图集》,并分析研究了近500年来的中国早涝发生规律。1949年以来,先后在黄河三门峡、刘家峡和长江葛洲坝等地修建拦河大坝,在淮河、海河流域和长江中游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为农业灌溉、发电和航运提供了条件。 形成原因降水时间过长、过于集中是形成洪涝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当夏季风向北推进时与北方冷空气相遇,在锋面附近形成雨带。通常4、5月雨带平均位于华南,5月下旬6月上旬位于长江以南,6月中旬到7月中旬位于江淮,7月中旬以后越过黄河很快到达华北。当大气环流异常时,雨带在某个地区长期徘徊,大雨一再出现,易形成洪涝。由于各地不同年份冬夏季风的强弱、进退早晚和持续时间不同,出现暴雨的地区也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当副热带高压提前北跃,则华北雨季提前,江淮出现“空梅”,往往形成北涝南早,反之,若雨带长期停滞在长江流域,则形成南涝北早。一年之内,旱涝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常交替出现。此外,水库溃坝、冬季北方河流解冻时的凌汛、沿海的海啸、台风和海潮结合等也都可造成洪涝。地形对洪涝分布有很大影响,低洼农田易积水成涝。 发生季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按照水涝发生季节,可分为春涝、春夏涝、夏涝、夏秋涝、秋涝等,不同季节的洪涝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同。①春涝及春夏涝,主要发生在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农田积水后常引起小麦、油菜的烂根,早衰,病害流行。②夏涝,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四川盆地以及东北地区发生频率较高,影响夏收夏种,造成小麦倒伏批粒,发芽霉烂,旱粮作物烂根,结实率低,棉花蕾铃脱落,水稻轻则倒伏减产,重则绝收。③秋涝和夏秋涝,西南和陕西中南部发生较多,其次是华南及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东北和华北也时有发生,对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有时还影响秋收秋种。 不同作物抗涝的能力不同,涝害情况也不同(表l)。 涝害指标由于不同作物及其不同生育期的抗涝能力不同,而且不同地区的其它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不同,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洪涝指标常常需要根据地区、作物及生育期而定。中央气象局等单位在分析研究中国东部季风区近五百年来的早涝资料时,采用降水量和标准差进行旱涝分级: l级涝(Ri)(R+1.17占) 2级偏涝(左+0.33占)2为大涝年,一1蕊I廷1则为常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