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农业气候区
1)  agriculturalclimatic region
农业气候区
2)  agroclimatic regionalization
农业气候区划
1.
Based on the climatic and topographic factors,an expert classifier is used to make an agroclimatic regionalization of Beijing Pear.
根据气候和地形等因子,采用专家分类器方法对北京市的京白梨种植区进行了农业气候区划。
3)  agroclimat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农业气候区划
1.
The third agroclimat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Sanming was conducted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cluding eight kinds (grain crops,economic crops,fruit trees,forest,bamboo,mushrooms,vegetables,tea,etc.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三明市第 3次农业气候区划 ,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林木、竹类、食用菌、蔬菜和茶叶等 8类 2 7项的专题农业气候区划 ,包括确定指标、建立模式、以ARC/INFO生成区划图、进行分区评述 ,并提出趋利避害措施等过程 ,由于精度的提高 ,使区划结果对三明市的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4)  agricultural climate division
农业气候区划
1.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ossibility of digital and solid agricultural climate division and might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应用1971~2000年气象资料和1∶25万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在Citystar平台上,制作张掖甘蓝型油菜农业气候区划,数据图层准确性较好,据统计与实际资料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张掖甘蓝型油菜种植可划分为4个区,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使得农业气候区划数字化、立体化成为可能。
2.
The agricultural climate division index is studied and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you product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根据胡柚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确定了胡柚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3.
The agricultural climate division will provide climatic basis not onl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but also for daily forecasting and mitigation of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本文利用温度气候带和以干燥度指数划分的干湿气候区作为二级气候区划指标,开展区域尺度的河北省农业气候分区,将河北省农业气候区划分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冀北中山中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太行山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和滨海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冀北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太行山北段中温带半干旱区和冀中、南平原暖温带半干旱区,中温带半干旱偏旱区。
5)  agroclimatic division
农业气候区划
1.
Study of applying GIS to county s agroclimatic division;
地理信息系统在县级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6)  agroclimatological zoning
农业气候分区
补充资料:农业气候区划
      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根据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的区域划分。一般是在分析地区农业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气候指标,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将一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农业气候区域;各区都有其自身的农业气候特点、农业发展方向和利用改造途径。
  
  发展概况 1900年德国的柯本结合植物的地理分布,以气温和降水的临界值作为分界标准所进行的气候分类,是近代农业气候区划的早期尝试。随后,苏联Γ.Τ.谢利亚尼诺夫、日本大后美保等先后完成了全球的、地区的和作物的农业气候区划。
  
  中国现代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始于竺可桢,他在1929年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划论》一文,紧密联系中国的农业和气候特点,提出东部以冬季温度、西北地区以雨量为分区标准,将全国划分为八大区。嗣后,涂长望、卢鋈根据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将中国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气候区域,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气候区划方面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78年以来,全国各地根据农业发展规划的需要,在普遍开展农业气候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全国的、各省(自治区)的以及大部分县级的综合农业气候区划、各种作物和畜牧业的气候区划以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划(如干热风)等。
  
  种类 农业气候区划可分为综合的和单项的两类。综合区划全面地综合考虑农、林、牧、渔各业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单项区划只考虑某一生产门类、某一作物或某一农业生产问题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或某种农业气象灾害、某项农业气象要素。按区划范围大小,可分全球的、洲的以及国家的和省、市或县一级的多种级别的农业气候区划。
  
  方法 农业气候区划的步骤一般为:首先针对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候问题,找出关键性气候因子和关键时期,确定指标,进行农业气候条件分析;然后确定区划系统与区划指标值,进行分区;最后进行分区评述。其中,确定区划指标值是进行区划的关键,一般应选择具有农业意义、能反映地区间农业气候特点的指标值;由于气候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常要取一定保证率下的气候要素值。区划中常用的热量指标有一定农业界限温度期间的积温,作物生长期、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极端最低气温等。水分指标有降水量、蒸散量、降水蒸发比(干燥度或湿润度)、降水蒸发差等。此外还有光照等其他指标。
  
  确定区划系统和进行分区时,要根据对当地农业影响的重要性依次确定区划指标。在同一级区划中,也要用主导指标和辅助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划区;如能采用多种气象要素综合的指标(如湿润度,气候生产力等)则更好。进行小范围区划时,可选用土壤、地形、物候等自然景观的差异作为补充指标。分区评述中可概括本区的地理位置、所辖范围、农业生产特点、农业气候特征、农业气候生产力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本区农业气候资源、克服不利气候因素的途径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