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局域网搜索
1)  LAN Search
局域网搜索
2)  local search
局域搜索
1.
This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local search and random disturbance,wich takes reducing the vehicle number as its main target,applies heuristic search method and uses random disturbance when entrapped in local minimum.
该算法基于局域搜索和随机扰动的思想,以减少车辆数目为主要目标,采用了启发式的搜索方法并加入了随机扰动以跳出局部最小点。
3)  local search strategy
局域搜索法
1.
The principle of genetic algorithm and local search strategy was expatiated simply.
简要阐述了遗传算法及局域搜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 MATLAB语言编制的程序来实现遗传算法和局域搜索法,并通过实例比较了两种优化方法对数值优化性能的优劣。
4)  Iterated local search
迭代局域搜索
1.
For this problem,it presents a new iterated local search algorithm based on dynasearch neighborhood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1) While traditional local search algorithms make a single move at each iteration,dynasearch allows a series of i.
提出该问题新的基于dynasearch邻域的迭代局域搜索算法(ILS)。
2.
In the second phase,we construct improved dynasearch algorithm for VRP,and combine dynasearch with the iterated local search algorithm,which is named as iterated dynasearch algorithm.
这两类策略均采用两阶段的思想:第一阶段,利用节约法对顾客进行聚类;第二阶段,构造适合求解VRP的改进dynasearch算法,且将基于随机kick的迭代局域搜索算法与改进dynasearch算法相结合,提出了迭代dynasearch算法。
5)  local search operator
局域搜索算子
1.
Applying the modified sequential cheapest insertion heuristic proposed originally by Braysy to generating an initial solution for improvement,the algorithm introduces four different local search operators in accorda.
该算法采用改进的Braysy顺序插入法生成问题初始解,再根据变邻域搜索算法机制应用4种不同搜索范围的局域搜索算子对初始解进行改进。
6)  probabilistic local search
概率局域搜索
补充资料:计算机局域网
计算机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在局部地域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简称LAN。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 ,随着计算机硬件、 通信网络和设备价格的下降,以及计算机网络软件日渐丰富,计算机局域网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推出了大量的运行在计算机局域网上的应用系统。进入80年代后,计算机局域技术已日趋成熟,已建立起一系列与计算机局域网有关的国际标准。计算机局域网的典型特性为:数据传输率为0.1~100兆比特/ 秒,距离为0.1~25千米,误码率为 10-8~10-10
    分类  计算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通常可分为总线制、环形、星形和树形几种。在一个局域网内,可以包含有若干个互连的子网,但物理信道的总长度较短。一般在一个局域网内可互连数十到数百个(甚至数千个)网络结点。为扩大局域网的互连范围,也可把一个局域网和外部的广域网相连接。
   根据局域网的性能和使用范围,可分为:①局部区域网,即一般所称的局域网( LAN),局域网中最普遍的一种,适用于一个建筑物内或在一个局部地域的建筑群内;②高速局域网(HSLN),主要用于功能较强的主机和高速外围设备的连网中;③计算机交换机( CBX),指采用线路交换技术的局域网。三类局域网的特性见下表。
    结构与性能 局域网(LAN)和计算机广域网一样也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网络结点的功能也可典型地分为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网络结点间通常用高抗干扰媒质建立物理信道实现结点间的相互连接。最常用的媒质是同轴电缆、光导纤维、双绞线或微波线路。在数据传输率高达1兆比特/ 秒以上的情况下 ,一般将时钟信号与数据一起编码,并常用调相制和改进的调频制编码。
   
   

表:三类局域网特性比较表

表:三类局域网特性比较表


   
   为适应局域网的应用特点,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包括 7 层协议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等低3 层。由于局域网内的任何两点之间都可用一条直接链路连接,所以可以不需要单独设置网络层,而将寻址、排序、流控、差错控制等的功能都放在数据链路层中实现,也即是将数据链路层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
   影响LAN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网络的硬件特性,包括介质上的信号延迟和发送数据的速率、资源分配策略;网络的负载,即通信量。
    实现方式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LAN与LAN的连接,如可选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等。如所要互连的两个 LAN是在同一物理层(如以太网)对话,则可选用中继器互连。如在相同的链路层对话,则可选用网桥,即使它们的物理层协议不同。如在相同的网络层协议对话,则应选用路由器。如两个LAN毫无共同之处,则必须用网关进行互连。
   在局域网中,不论是环型结构,还是总线结构,都可以把传输介质作为各站点共享的资源。将传输介质的频带有效地分配给网上各站点的用户的方法称为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各种局域网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网络的响应时间、吐吞量和效率。
   设计一个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有3 个基本原则:协议简单;通道利用率高;合理地处理网上各站点的用户。
    标准 正如ISO的OSI参考模型一样,IEEE的计算机学会也为LAN规定了一个参考模型。这些标准包括:
   IEEE 802.1A:体系结构
   IEEE 802.1B:寻址、网间互连和网络管理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 802.3:CSMA/CD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4:标   线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5:标记环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6:市级网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