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笔式界面
1)  Pen-Based User Interface
笔式界面
1.
Pen-based User Interface (PUI)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capture thinking, recording events and exchanging information.
纸笔方式是人们捕捉思想、记录事件、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于笔式界面的非精确性以及泛化计算理论的要求等原因,手写笔迹的结构分析和智能编辑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2)  pen-based user interface
笔式用户界面
1.
In view of enhancing the usability of pen-based user interface(PUI) and presenting the full superiority of its natural interaction and convenience in operation,an interface design approach using the scenarios-tree to manage affairs related to holding conferences and provide services for inquiring about and access to the proceedings and other records is illustrated.
从增加笔式用户界面的可用性和提供自然、方便的交互操作的角度,提出一种使用场景树的界面设计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管理会议系统相关环节,包括会议过程、查询和阅读会议文档、记录等。
2.
However, the application-centered software design method cannot ensure the pen-based user interface to keep these advantages when pen-based interactive system is developed.
笔式用户界面是Post-WIMP界面的一种重要形态,有自然、易学、易用等潜在性优点,但是在开发笔式交互系统时,以应用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无法保证笔式用户界面继续拥有这些优点·为此,首先分析了软件设计的交流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笔式交互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结合科学跳水训练管理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从实际应用系统的评估结果来看,该设计方法在提高笔式交互系统的可用性方面非常有效
3.
As one of the primary styles in post-WIMP user interfaces, pen-based user interface Pen UI) has natural and harmonious ( features.
笔式用户界面是Post-WIMP 界面的一种重要形态,具有自然、和谐的交互特性。
3)  pen-based interface software
笔式界面软件
1.
The current file management model and WIMP user interface paradigm are inefficient in practice for the pen-based interface software.
针对目前文档管理模式和WIMP界面交互范式对笔式交互的不足,提出了笔式界面软件文档资源管理的统一模型,能够有效地管理笔式界面软件所产生的文档数据,并且根据此模型实现了笔式界面的文档资源管理系统,采用了PIBG交互范式和实物界面。
4)  pen-based UI software
笔式用户界面软件
5)  interface form
界面形式
6)  interface paradigm
界面范式
1.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pen UI, a new pen-based interface paradigm is initially introduced, and a pen-based interaction system.
针对笔式用户界面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笔式用户界面范式,基于此范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教学的笔式交互系统(PenOffice),利用此系统对范式从易学性、效率、出错率和用户满意度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可用性评估,从中分析了笔式用户界面以及这种新的界面范式的优点和不足。
补充资料:笔式记录仪
      利用测量回路自动平衡原理制成的一种记录仪表。用于记录缓慢变化的电量信号。
  
  结构和原理  笔式记录仪包括测量部分、驱动部分和记录部分(见图)。测量部分由基准稳压电源E 和平衡电位器Rw组成。被测电压Ui与比较电压Uf的差值Ul经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SM。驱动部分由伺服电动机和机械传动装置组成。当伺服电动机转动时,传动装置一方面使记录笔作直线移动,另一方面则带动平衡电位器的电刷,使Uf趋近于被测电压Ui。当Uf=Ui,Ul=0,即回路达到平衡时,伺服电动机停止转动,记录笔也停在某一相应位置处。记录笔的位置反映了被测电压Ui的数值。
  
  分类  按照记录函数,笔式记录仪可分为y=??(t)型和y=??(x)型,后者又称“x-y”记录仪。①“y=??(t)”型笔式记录仪:这类仪表中,记录笔随被测电压量作横向直线移动,代表被测电压量的变化。记录纸由走纸机构驱动,作恒速的纵向移动,代表时间变化量。记录纸上绘制出的曲线是被测电压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记录函数的形式为y=??(t)。由多个独立的记录系统可组成多笔记录仪,用以同时记录多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但须采用不同颜色的墨水笔,以便于判别所绘制的曲线。②“x-y”记录仪:这类仪表包括两个独立的记录系统。一个系统使记录台上的横梁沿横向(x方向)移动;另一个系统使横梁上的记录笔沿纵向 (y方向)移动。记录纸固定在记录台面上,记录的函数形式为y=??(x)。横梁上可以装有多根运动导轨、多支记录笔,可以绘制一个变量与其他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性能和应用  笔式记录仪由于利用自动平衡的测量方法,并配置高增益的放大器,所以记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灵敏度一般为0.5mV/cm,最高可达0.1mV/cm;若再配以前置放大器,则还可提高到5μV/cm。记录误差一般为±0.25%。仪表的输入阻抗较高,一般为1MΩ左右,适合于内阻较高电压信号源的记录。记录幅面大,一般为25cm左右。由于记录部分由伺服电动机驱动,故记录速度较低,适合于记录缓慢变化的电量,可记录的信号频率在2Hz以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