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韦伯分布型式
1)  wiebull distribution
韦伯分布型式
2)  Weibull distribution
韦伯分布
1.
It was found that (a) exist no "universal" distribution,(b)lognormal distribution is appropriate for the majority of sulphur dioxide and carbon monoxide data sets, (c) Weibull distribution is best for highly sulpher dioxide data, (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is not appropr- iate for urban air pollution data sets.
发现:①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分布模型;②对数正态分布适用于大部分SO_2和CO资料;③韦伯分布最适于高浓度的SO_2资料;④指数分布不适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⑤NO_x的分布较复杂。
2.
, a new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 density function for raindrop kinetic energy was developed, which obeyed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提出的雨滴直径分布函数,从理论上导出了符合黄土高原实际情况的雨滴动能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它们都符合不同参数的韦伯分布。
3.
In this paper, the average daily wind speed is generated from a set of two 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s by Monte Carlo method.
本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一组两参数韦伯分布函数 ,生成逐日平均风速。
3)  WIEBE model
韦伯模型
4)  Webb's Model
韦伯模式
1.
The Coherence between Achievement Evaluation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A Localization Study of Webb's Model
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韦伯模式本土化探究
5)  Weber fraction
韦伯分数
6)  Weibull distribution
韦布分布
1.
Parameter estimate of three parameters Weibull distribution;
三参数韦布分布的参数估计
2.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n the service age of mechanical system based on Weibull distribution
基于韦布分布的机械系统服役年龄建模与仿真
3.
To the Situat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product obeying weibull distribution the paper gives a kind of measuring Sampling; and has worked out the co-function.
本文就产品特征服从韦布分布的情况,建立了一类计量抽样检验方案,并求出其OC函数。
补充资料:韦伯,E.H.
    
  
    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1795年6月24日生于维腾贝格,1878年1月26日卒于莱比锡。1815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818年任解剖学和生理学助理教授,1821年任教授。直至1871年才退出教学工作。
  
  韦伯的主要研究在生理学方面,包括循环系统、耳、眼、肝脏,特别是皮肤方面。1834年,他用拉丁文写了《触觉论》,详细报道了皮肤的压觉、触觉、温觉、冷觉、位置觉以及肌觉、痛觉、关节觉等。著名的韦伯定律(见心理物理定律)即发表于此。1846年为R.瓦格纳编的《生理学词典》写了著名的《触觉与一般感觉》一文。
  
  韦伯对心理学有两大贡献:一是他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他利用类似圆规的仪器刺激被试的皮肤,逐渐增大圆规角度,直到被试说出他感到的刺激是两点而不是一点时为止,这就是两点阈。但他用外周神经纤维簇的"感觉圈"概念加以解释,此说已无多大意义。二是他提出的韦伯定律。他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之比为一常数;后来推广到研究皮肤上的两点阈限及线的长短和音的高低,其公式为K=△I/I。式中I为强度;△为强度刺激增加量;△I为差别阈限;K为小于1的常数,称为韦伯比例。实验证明韦伯比例仅运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韦伯在心理学史上的重大作用在于他是发现感觉对于外在刺激物是有相互依存性的第一人,心理物理学便是由此而建立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