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RTS/CTS握手
1)  RTS/CTS handshake
RTS/CTS握手
1.
Through analyzing the cause of RTS/CTS handshake failure of UWB MACAW MAC,UWB-RI MAC with receiver controlled handshake was proposed.
针对常用的UWB MACAW MAC协议在网络负荷较大时RTS/CTS握手失败概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先由接收节点传送FI帧指示其处于空闲状态,然后发送节点再进行握手的UWB-RI MAC协议,以增大握手成功的概率。
2.
RTS/CTS handshake mechanism and frame fragmentation mechanism are introduced into ground-to-air data link,MAC protocol based on modified Markov chain is built,and two thresholds algorithms which lead to the best saturated throughput are derived.
11的RTS/CTS握手机制与MSDU帧分段机制引入地空数据链,建立了基于改进Markov链的地空数据链MAC层协议模型。
2)  RTS/CTS mechanism
RTS/CTS机制
1.
Vulnerabilities analysis of RTS/CTS mechanism in 802.11 protocols;
802.11协议中RTS/CTS机制的安全漏洞分析
3)  RTS/CTS efficiency
RTS/CTS有效性
1.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default setting of transmission range and carrier sensing range made th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worse through discussion of RTS/CTS efficiency with different carrier sensing range.
11e应用于多跳无线网络在不同的侦听范围下RTS/CTS有效性问题,指出:网络仿真工具NS2中对于节点传输范围和侦听范围的默认设置使得MAC层使用了RTS/CTS后网络性能变差。
4)  RTS/CTS short frame transmission
RTS/CTS短帧交换
5)  handshake [英]['hændʃeɪk]  [美]['hænd'ʃek]
握手
1.
Analyze on SourceCode of OpenSSL Handshake;
OpenSSL握手源代码分析
6)  handshaking
握手
1.
A new handshaking techniqul is demanded.
话带MODEM是分布式系统中实现点对点通讯的理想方式,背靠背方式的连接不同于公用电话网的使用环境,需要重新考虑握手的方式,特别是对于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如何建立快速的握手机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2.
In order to synchronize human-robot handshaking motion,a method of synchrocontrol based on neural os- cillator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n human-robot handshaking.
为实现人和机器人握手运动的同步,提出了基于神经元振荡器同步控制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人和机器人握手的研究中。
3.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programming experiences in serial communication,authors differentiate and analyze some selective problems including choices in data communication modes,serial communication modes,digits in data for-mat,check codes,standard buses and interfaces,handshaking protocols,loop testing projects and programming methods in terms of their applicable ranges.
结合串行通信编程的实际经验,作者根据适用范围,辨别和分析了数据通信中一些常见的选择性问题,包括数据通信方式选择、串行通信方式选择、数据格式中位数的选择、校验算法选择、总线标准接口选择、握手协议选择、回路测试方案选择和编程方法选择,以供读者参考。
补充资料:凯迪拉克CTS
2003 年出厂的CTS 轿车,是凯迪拉克首次采用了后驱动设定,此前,凯迪拉克大部分采用前置引擎/前轮驱动方式。务求为醉心于逐路驱驰的车主带来截然不同的驾驶感觉,CTS 是 CADILLAC 品牌中体积最小的一辆四门轿车,系属 Catera 级别,亦是其后继车款。过去的 Catera 轿车虽然在欧洲建造,并标榜欧式风格,但事实上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美国本土建造的 CTS 则是另辟选蹊径,以大胆的外观造型,优越的性能和操控,重新向一些成名已久欧洲名驹如 BMW 3-series、MERCEDES-BENZ C-class 等挑战。

线条锐利和机械感强烈的车身,是 CTS 最大特徵。这种崭新的「Art and Science」(艺术与科技) 设计理念,在 CADILLAC 车厂过去的 Evoq、Imaj、Vision 等概念车上已渐渐酝酿,到今天的 CTS 车上已臻成熟。在「Art and Science」的概念下,CTS 以垂直的头灯和尾灯组衬托精炼简洁的车身线条,给予人一种明快坚强的印象。它把2002年发表的“凯迪拉克Vizon”等概念车的将直线线条和纵长的前灯融入了凯迪拉克传统的格子型格栅中。通用汽车把凯迪拉克CTS房跑车形容为“21世纪的凯迪拉克经典车”,它将是第一款在面向市场销售的车型中采用最近流行的概念车外形设计的车型。为了确保这辆新车没有任何其他汽车的影子,设计队伍一开始就决定要让它拥有强烈的美国特色。重约 3500 磅的 CTS 车长 190.1 寸、高 56.7 寸、宽 70.6 寸,轴距为 113.4 寸,建立在 GM 全新的 Sigma 後驱底盘上。由于采用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配置,因此有着近乎完美的 50/50 前後重量比例,使后轮的动力也能适量地分配到前轮。此外,工程师在 Sigma 的底盘上使用了 IRS 独立后悬挂系统,透过五连杆结构、填充量非常高的减震筒、液压平衡系统,及铝合金制的副梁,有效地降低行进时的摇晃,强化对路面掌控的精确性,前悬架采用双叉杆式。这种“Sigma”的新型后轮驱动车的汽车底盘,还在德国纽布灵巡回赛(Nurburgring Circuit )上以宝马528i为基准多次进行了底盘的测试和改良。

该车采用了被称作引擎为排气量3.2公升的V6 DOHC 24V引擎,3.2公升的V6 DOHC 24V引擎的最大马力为220匹/ 6000 rpm,最大扭力为30.1kgm/3400rpm。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所有产品中首次使用了5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另外还备有5速手动变速器。V6引擎因安装上的要求气缸侧角采用了56度角设计,与一般 V6 引擎的 60 度设计迥异。较为紧致的结构,除了节省引擎舱的空间,也提升了进排气效率,使 CTS 具有优良的加速性和环保表现。还有一款配有雪佛兰的V8发动机。这台全铝5.7升Gen-3小缸体发动机在凸轮、气阀和增丈夫器方面都存有缺陷。CTS-V设定在6000转/分时达到最大功率400马力,在4800转/分时达到最大扭矩527牛米,在功率和扭矩方面与雪佛兰C5 Z06相差均为5。

五速手排变速箱是 CTS 的标准配置,但这并不是一副普通的变速箱,它是由德国 Getrag 生产并特别就 CTS 的动力进行调校,为驾驶者带来加速敏锐,换档俐落的快感。据厂方公布的测试数值,CTS 五速手排车型的 0 - 60 时哩加速时间为 6.9 秒。另外车主也可选用具有运动模式切换的五速自排变速箱,轻松驾驭。

GMPD(通用汽车性能分配)使CTS的前悬架和骨架更结实,以便对V系更高的功率和扭矩进行操控。前骨架采用更高规格的液压成形钢,并且空心的前防倾杆在直径(26.6毫米)上比标准轿车的粗3.6毫米。弹簧刚性系数大约提高27%,而单筒减振器也大约大了10毫米,且其阀门经过改进。转向器做了修改,具有更加精确的转向调节和快速响应性能。这些改进因具有更少的转向反馈,因而转向路感不明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