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情报指挥
1)  intelligence & command
情报指挥
1.
The research problem of the intelligent infomation treatment software is introduced based on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antiaircraft intelligence & command system.
根据防空情报指挥系统的实际需要并在分析系统逻辑结构和软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智能信息处理软件进行设计。
2)  intelligence command system
情报指挥系统
1.
It puts forward a set of simulation test methods,including simulation test flow,simul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and evaluate for some short-range anti-missle shipborne gunery weapon intelligence command system.
在简要介绍模拟试验系统及搜索雷达模拟器功能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某型近程反导舰炮武器情报指挥系统,提出了包括模拟试验流程、仿真数学模型及评估方法的一套模拟试验方法,弥补了单一外场试验考核不充分的不足,达到了全面科学评价被试系统的目的。
3)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
指挥、控制、通讯情报系统
4)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 system
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
5)  Intelligence and Firing Command System
情报、射击指挥系统
6)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 (CI),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command; control; direct; direction,directing,order
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
补充资料:雷达情报指挥系统
      以雷达为探测手段获取目标的情报,并实时进行传递、综合、分析、显示,以辅助指挥员实施作战指挥的一种电子系统。它是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达情报指挥系统的组成  通常包括:由各种雷达构成的雷达分系统;连接各个雷达站和各级指挥所的通信分系统;各级指挥所内的计算机分系统和显示控制分系统。
  
  雷达分系统  是全系统的情报来源。它将不同类型、不同频段的雷达以及雷达敌我识别系统,根据作战要求部署在一定区域内组成雷达网。雷达探测到目标时,实时测定其坐标和数量,判定其敌我属性和型号特点。为了迅速准确、连续地将雷达情报传送到指挥所,雷达配有自动或半自动录取装置,可在探测区域内自动地检测和录取数百个目标数据。
  
  通信分系统  主要用于传递情报、指挥命令和其他信息。它由各种类型的有线和无线信道组成,根据不同的雷达情报指挥系统的要求,可采用线缆、短波电台、无线电中继、对流层散射及通信卫星等通信方式。为了保证通信分系统的畅通,增强其生存能力,一般采用复式线路和迂回信道。
  
  计算机分系统  用于实时处理雷达分系统收集到的各种目标情报,并协助指挥员拟制对策方案。雷达情报的处理,首先要正确处理几部雷达所提供的重复情报,并编排批次,建立航迹,进而综合敌我双方的全面情况和有关信息,分析敌方目标的活动企图和威胁程度,结合计算机内部存储的己方兵力部署情况以及地形、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计算出对策方案,供指挥员进行决策时参考。计算机分系统的结构形式,有的采用中央主体计算机结构,有的采用小型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组成的分布式结构。计算机分系统必须有一系列的情报处理程序、管理程序和检查程序等软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显示控制分系统  供指挥员直观地了解战术态势的变化,监视其他各系统的工作情况,控制计算机的实时处理,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显示形式主要有图像显示和表格显示两种。图像显示器用来显示地图背景、目标航迹以及战斗行动情况等。表格显示器用来显示航迹参数和己方兵器战备状态等。在高级指挥所内,通常还有大屏幕显示器,显示全面的作战态势,供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使用。显示器是人 -机联系的输出装置;操纵台上的滚球(亦称跟踪球)或光笔和功能键盘,是人-机联系的输入装置,通过它可向计算机输入指令和数据,进行人工干预。
  
  雷达情报指挥系统根据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可分为:
  
  ?练揽绽状锴楸ㄖ富酉低?  主要用于全国或某一地区的对空监视,及早发现敌方飞行器的入侵,发布防空警报,引导己方歼击机拦截敌方飞行器,为地空导弹和高射炮分配攻击目标。国土防空雷达情报指挥系统的指挥等级结构,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指挥所(亦称雷达情报指挥中心),分别实施战术和战役指挥(见军队指挥)。各级指挥所构成一个系统,既对下实施指挥,又接受上级系统的指挥,同级系统之间组织情报协同。预警机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装载具有下视能力的远程预警雷达、大型计算机、显示控制台以及通信设备,它可与地面或舰艇作战指挥系统组织协同。
  
  野战防空雷达情报指挥系统  主要用于战区的对空警戒,保障战区陆军部队防空作战,引导航空兵对陆军实施支援,并与国土防空雷达情报指挥系统组织情报协同。野战防空雷达情报指挥系统要跟随陆军部队迅速推进和转移,须具有很高的机动性。由于担负监视战区的有限空域,其目标容量不一定很大。
  
  此外,还有舰艇雷达情报指挥系统、地面战场侦察雷达情报指挥系统、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系统等。
  
  简史  各国的雷达情报指挥系统差不多都是同防空系统一起发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首先使用人工操作的雷达情报指挥系统,在不列颠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早期的雷达情报指挥系统,是由雷达操作人员发现目标、测报其坐标数据,通信人员用电报或电话传递情报和指挥命令,由标图人员标图,整理出全部空中目标情报,供指挥员分析、判断和决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空中武器的不断改进,容量小、速度慢、差错多的人工操作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因此,美国在1958年首先将"赛其"(SAGE)半自动化地面防空系统的第一个指挥中心投入使用。1961年12月,该系统的21个指挥中心全部建成,每个指挥中心可同时处理300~400批目标情报,并能对100批目标进行拦截。以后,美国又建立了"贝克"(BUIC)系统,作为"赛其"系统的备用和补充。70年代后期,美国和加拿大建立了联合监视系统和地区作战控制中心。苏联在1958年将"天空一号"半自动化防空系统装备于防空师和歼击机师。北约的一些国家,在1973年建成了一条北起挪威,东至土耳其,长达3000公里的弧形预警线──"奈基" (NADGE)系统。还有不少国家建成本国的防空系统,如法国的"斯特里达"(STRIDA)系统,日本的"巴基" (BADGE)系统等。
  
  发展趋势  随着军事系统工程理论和军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雷达情报指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使指挥员更能全面地实时地掌握战场态势,以增强其指挥决策能力。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将向多种体制、多个频段、多样手段发展,在总体上保证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反应速度、情报容量、生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