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计算机辅助二语习得
1)  Computer Assis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SLA)
计算机辅助二语习得
1.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and the trend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recent years;then,combin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it indicates that the approach of action research will be the future trend in research on Computer Assis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SLA).
文章通过介绍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指出计算机辅助二语习得研究时要采用行动研究作为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
2)  CALL [英][kɔ:l]  [美][kɔl]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1.
Issues in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CALL software: a case study of a vocabulary improving software Sun Shumin;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有效性探讨
2.
A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CALL: An Experiment at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之协作行动研究
3.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is becoming the tren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ll over the world due to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oday s society.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世界各地的外语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
3)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1.
A Study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元认知策略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研究
4)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5)  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6)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计算器辅助语言学习]
补充资料:国际辅助语
      简称国际语。以沟通各民族交际为目的的辅助性国际通用语言。倡导国际辅助语的人们希望,它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的第二语言(各民族除了本族语之外都只须学习和使用这种语言)。从社会语言学上说,国际辅助语是一种计划性语言。
  
  这种计划性语言可以用 3个办法选择:复活某种已死的语言(如古希腊语、拉丁语、梵语、古希伯来语);选择某种现存的民族语言(如英语、法语);从头创制一种新的语言(人造语)。第 1个办法很难实行,因为那些死去的古典语言都非常难学,又脱离现代生活。第 2 个办法如果实行,会损害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自尊心,因为只有其语言被选中的民族可以免去任何学习任务,而其余民族则不得不费力去学习别民族的语言。第 3个办法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为新的语言可以按照一个理想的语言模式去创造,而又可以做到不违背民族平等的原则。
  
  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英国的F.培根(1561~1626)、法国的R.笛卡儿 (1596~1650)、德国的G.W.von莱布尼茨(1646~1716),都从语言和逻辑的关系这个角度探讨过国际语问题。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早期的国际语方案都按照"先验的"(也可以说是演绎的)原则去构拟。例如G.达尔加诺的符号语,J.贝克尔和M.佩茨的数字语。在这些方案中,词按逻辑和语义分类,每类都标记特定的符号。19世纪上半叶还一度流行过一个很特殊的方案──音乐语,是J.F.苏德尔提出的,用音符的组合表示词句。但这些方案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
  
  构拟国际语更常用的办法是按"后天的"(也可以说是归纳的)原则效法民族语言去创造。1880年德国人J.M.施莱耶(1831~1912)公布了他创造的沃拉普克语,其中有大量人为地硬性规定的成分;它虽然曾经作为人造语的第一个成功的尝试风行过一时,但很快就归于失败。在它的基础上1903年人们创造了向民族语言靠拢的中立语。1908年意大利人G.皮阿诺(1858~1932)主持"中立语"改革工作,抛开了中立语的基础,引进他自己早就发明了的无屈折拉丁语。后来这个方案改称英特林瓜语,几经修改,1951年由美国的国际辅助语协会定型为中介语。这个语言正如其早期的名称所示,其实是拉丁语,只是去掉了拉丁语繁琐的词形变化。中介语曾为不少医学会议和杂志所采用,但60年代之后没有进展。
  
  1887年,波兰医生L.L.柴门霍夫(1859~1917)倡导的世界语是能较好地效法民族语言而又有人造语特点的一个成功的语言。它取代了沃拉普克语迅速流行开来。但是试图修改它的方案也多达10种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伊多语,1907年为法国人L.博弗龙和L.库蒂拉所提出,参与其事的有皮阿诺和O.叶斯泊森等人。1928年叶斯泊森自创了新国际语。此外,从中立语改革派转为世界语者的E.de瓦尔也退出了世界语阵营于1922年另创西方语。后面 3个方案都没有成功。
  
  至今已提出的国际语方案在 500种以上,只有世界语存活下来。不过人们仍在试图创造新的国际语,近20多年来还有人提出多种方案,包括先验派的符号方案。伴随着国际语的创造活动,兴起了一个新的语言学科──国际语学。国际语学一方面研究各民族语言的关系及世界通用语言的前景,研究国际辅助语的实施经验、推广条件和宣传策略,另一方面又从一切民族语言的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及其表达方式)入手,研究国际辅助语的创制原则、语言结构和语言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前一方面可以称为国际语政治学,后一方面则是国际语语言学。目前,国际语学主要是世界语学。
  
  国际语的语言结构必须简明、逻辑性强、具有国际性。世界语的音系包括5个基本元音i、e、a、o、u和23个辅音,避免了法语的[═]和英语的[θ]之类难发的音。名词和形容词有数和格的协调关系,动词有12个形式,比英语复杂得多。这似乎违背了简明的原则,但实为表达各种精密关系所必需。如果语法简单到了贫乏的程度,反而为反对国际语的人提供了口实。世界语的所有词形变化都是有规则而无例外的,所有的语素都是完全独立而且固定不变的。这使操粘着语和孤立语的人们容易学习。它的基本词汇取自印欧语言,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否则反而会把事情复杂化。1950年的反巴比伦语在基本词汇里集中了欧亚非三大洲85种语言的材料,1772年的一个方案糅合了全世界各种文字的符号为一个书写体系,表面上似乎达到了国际性,结果都遭到失败。但是世界语的成功不仅在其语言本身。世界语者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是任何其他国际语信徒所缺乏的。靠着不止一代人的持续努力,世界语的语言社群已经形成,已成为一种社会势力。现在很难再有条件创造一个同样的国际语社群。1984年,法国人A.皮拉斯发表了阿得利语的方案,它的词汇是用电子计算机由英、法、西、德、意 5种语言中精选出来的。但这个新方案还不能拥有足够的支持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