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少数民族
1)  Chinese minority
中国少数民族
1.
This paper uses the viewpoint of geography in looking at problems, sets forth situations and power mechanisms of spatial spread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point out the spatial spread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s the objective need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own development.
用地理学的观点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空间扩散的态势及其动力机制,指出中国少数民族的空间扩散,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2)  minorities(China)
少数民族(中国)
3)  Chinese Ethnic History
中国少数民族史
4)  folk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5)  ethnic minority folk songs(China)
少数民族民歌(中国)
6)  studies on Chinese minority arts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1.
The studies on Chinese minority art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emerged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ese society 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ltural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were under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general law of such studies,and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research subject.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是在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以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研究主体的实践活动为线索而展开并发展壮大。
补充资料: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记录现实语言材料,搜集文字和口头的社会历史资料,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一项科学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内学者对中国某些少数民族的某个地方或某些地方的语言进行过调查,写过语音或语法的专著和论文,编过词汇或词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对任何一种语言进行普遍的实地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民族语文工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建国初期,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组,并创办了培训民族语言调查干部夜校。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开设了培养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干部语言专修科。1956年成立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并由该所和中央民族学院合办了民族语言调查训练班。1950年至1955年,先后对西南、中南、西北一些省区的壮、布依、水、 苗、瑶、彝、 傣、傈僳、景颇、哈尼、佤、蒙古、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初步调查。1956年以后,进而组织了由700多人参加的7个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分赴15个省、自治区,对壮、布依、侗、水、傣、彝、毛南、仫佬、苗、瑶、畲、藏、羌、彝、土家、白、哈尼、傈僳、拉祜、纳西、景颇、阿昌、仡佬、佤、蒙古、达斡尔、东乡、土、保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裕固、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塔吉克、京共42个民族的语言进行普查。经过普查,主要获得3方面的成果:
  
  ①对一个语言内部的方言土语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对需要划分方言的语言提出了划分的意见:壮语有北部、南部方言;侗语有南部、北部方言;黎语有侾、杞、本地、美孚、加茂5个方言;苗语有黔东、川黔滇、湘西3个方言;勉(瑶)语有勉金、标交、藻敏3个方言;瑶族的布努语有布瑙、巴哼、唔奈、炯奈、优诺5个方言;蒙古语有中部、西部、东北部3个方言;土族语有互助、民和两个方言;维吾尔语有中心、和田、罗布3个方言;柯尔克孜语有北部、南部两个方言;藏语有卫藏、康、安多3个方言;彝语有北部、东部、南部、西部、中部、东南部6个方言;拉祜语有拉祜纳、 拉祜熙两个方言;白语有南部、中部、北部 3个方言;哈尼语有哈雅、碧卡、豪白3个方言;纳西语有西部、东部两个方言;佤语有巴饶克、佤、阿佤3个方言。在普查中,对个别语言的方言划分还有不同意见。
  
  ②就已调查的民族中存在的一个民族说两种以上语言的情况,提出了确定的意见。裕固族的一部分说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另一部分说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景颇族的一部分说景颇语支的景颇语,另一部分说缅语支的载瓦语。瑶族第一部分说瑶语支的勉(瑶)语,第二部分说苗语支的布努语,第三部分说侗水语支的拉珈语。
  
  ③已将某些民族的调查研究成果运用于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工作。语言普查工作一开始,就要求对那些愿意创制文字的民族所说的语言提出划分方言的意见,还要求提出以哪个方言做书面标准语的基础方言,以哪个地方的语音做标准音,并设计出拼音文字方案的草案,提交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讨论确定。经过论通过的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和凉山彝族10个民族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近年来凉山彝族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规范,提出规范彝文方案,已在凉山推广,原来设计的拉丁字母形式的彝文方案,作拼音符号使用。帮助西双版纳傣族和德宏傣族设计的以原有傣文为基础的改革方案,也是在语言文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
  
  1960年以后,在前10年调查研究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调查研究,获得的新的研究成果有:
  
  ①调查了过去没有普查过或调查工作较薄弱的一些语言。对有方言的语言进行了方言划分工作,如独龙语分独龙河、怒江两个方言;怒语分碧江、兰坪两个方言(福贡怒语可能是另一种方言);普米语分南部、北部两个方言;阿昌语分陇川、潞西、梁河 3个方言;布朗语分布朗、蒲满两个方言。1982年对云南傣族地区的傣语方言和东北朝鲜族分布地区的朝鲜语进行了普查。对过去调查资料不足的德昂、京等民族语言以及过去未普查的西藏阿里地区的藏语进行了补充调查。对台湾省高山族的语言,除台湾一些语言学者进行较多的调查外,大陆的语言学者还与居住在大陆的高山族合作,对阿眉斯语、排湾语、布嫩语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②再次发现同一个民族说两种语言的情况。如西藏的门巴族说藏缅语族的两种语言,住在错那县勒布区和墨脱县德兴区文浪和达旺地区的门巴族说一种语言;住在林芝县东久区和墨脱县其他一些地方的门巴族说另一种语言。
  
  ③进行了多种专题调查。60年代主要进行了新词术语、语言相互影响、藏族书面语口语化等方面的专题调查。70年代和80年代初,主要进行有关语言规范、语言系属、混合语言、双重语言制和语言深入研究中某些新问题的调查。此外,还进行过语言学和民族学相结合的专题调查。直接体现上述语言调查成果的出版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具体语言的调查报告、语法纲要、双语词典、语言简志丛书和各种专题的论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