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PW标签
1)  PW label
PW标签
2)  Label [英]['leɪbl]  [美]['lebḷ]
标签,贴签
3)  label [英]['leɪbl]  [美]['lebḷ]
标签
1.
Study on properties of polyacrylate emulsion PSA for label;
标签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粘剂性能的研究
2.
A Personal View on Food Label and Its Domestic and External Technique Laws and Regulations;
谈食品标签及其国内外技术法规
3.
On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definition and labeling of natural mineral water up to the standard of drinking;
合格饮用天然矿泉水含义及标签标示存在的问题
4)  labeling
标签
1.
Study on Food Nutrition Labeling Analysis of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食品营养标签分析的标准物质研究
2.
Consumer Welfare Effec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under Different Labeling Regimes;
转基因食品是否加贴标签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3.
New regulation for cosmetic labeling
化妆品标签新规倍受关注
5)  Tag [英][tæɡ]  [美][tæg]
标签
1.
Study of Special Tags for Distinguishing Goods from Forgery;
一次性使用防伪标签的研制
2.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ess Control in Web Based on JSF and Tag;
基于JSF和标签的Web权限控制实现
3.
A Low Voltage,Low Power RF/Analog Front-End Circuit for Passive UHF RFID Tags;
一种适用于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的低电压低功耗射频/模拟前端电路(英文)
6)  tags [英][tæg]  [美][tæg]
标签
1.
In the paper,a tags-based self-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code method for web-pages of products and parts is presented,in view of the probl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reat group technology by using search engineering.
针对目前的搜索引擎在大成组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的产品和零部件网页的自组织分类编码方法,有助于提高分类的精确性,提高分类系统的搜全率,提高企业参与网络信息规范化的积极性。
2.
The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tags system based on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sensors can identify different objects by reading respective identification codes in a passive mode.
构架了一种基于声表面波延迟线式的无线标签识别系统 。
3.
The text introduce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 in Struts and Hibernate framework briefly, mentioned the way of associate with user-defined tags and Struts tags, so as to increase the system agility security and separate the MVC mode.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Struts和Hibernate框架下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RBAC)思想,提出了自定义标签和Struts标签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达到MVC很好的分离。
补充资料:F-119-pw-100

f-119-pw-100的性能是美国空军高度保守的秘密。在jane's及prattwhitney公司的

公开网址上除了最大加力推力35000磅的参数外,其它一律不得而知。

不过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高度保密的东西一般说来是因为它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大家记得在七八十年代f-100的性能是公开大吹特吹的。f-16上的an/apg-66,f-15上的

an/apg-63,f-14上的an/awg-9,f-18上的an/apg-65的探测,跟踪距离是见诸各杂志

的。那时美国以为它保险地拥有对苏联20年的技术差距,所以发动机,雷达上的性能介绍

都毫无保留。

但是八十年代末前苏公开化后公开的发动机如d-30,d-90,al-31,雷达如n001,zhuk

系列使美国意识到美俄技术差距根本没那么大。很多地方如al-31的涡轮进口温度,耗油率

指标,n001探测距离等比美国同类产品要高,就逐渐地也学会了保密。各位谁见过公开的

an/apg-68,-70,-71,-73,-77的性能数据?

首先涵道比。根据文献(1),f-119-pw-100的涵道比是0.2。与jane's报导的0.48大

不相同。我们认为0.2比较可信。这和超音速巡航对发动机的要求一致。

超音速巡航一般要求小涵道比发动机或者干脆涡喷发动机。小涵道比发动机非加力油耗

较高,但加力油耗较低,这一点可以清楚的从pw-1120与pw-1129的比较中看出。

这也与f-22所要求的非加力超音速巡航一致,因为如果涵道比大,在相同的总推力下

非加力推力就得减小。而这与非加力超音速巡航相抵触。所以其涵道比应该小于f-100-pw-

129a的0.36。而0.2我想是个非常适合的数字。这个数字也与公布的f-119的剖视图接

近。

2。非加力推力。

我估计在115到125千牛之间。道理比较简单。涵道比为0.36的f-100-pw-129a来说

其最大干推力尚能达到98千牛,涵道比为0.2的f-119的最大干推力就应该为110千牛,

因为两者的最大加力推力一样,同为156千牛。这是因为核心机的单位流量推力大大于外涵

道的。另外文献(1)提到f-119的核心机流量是f-100-pw-100的两倍左右。这样的话最大干

推力就应为120千牛左右。还有,f-22不开加力,而仅仅使用最大干推力就能飞m1.6,这

一点也说明其推力应至少到115千牛量级。

3。油耗。

作为小涵道比发动机,最大非加力油耗应该比同等技术的涵道比0.7到1左右的涡扇机

高,而加力油耗较低。对比与f-119技术最接近的f-100-pw-129,参考pw-1120的加力油

耗,并考虑到f-119涡轮进口温度会适当提高,我们估计非加力油耗0.75-0.8kg/小时kg

力,而加力油耗1.8kg/小时kg力。这个数字0.75-0.8kg/小时kg比al-31的0.67高出

15%,部分解释了为何f-22机内载油多su-2720%,作战半径却少100公里。

4。涡轮前温。

由于f-119较f-100-pw-220等新近采用了单晶叶片和气膜冷却,估计应为1700-

1750k。

5。最大流量。

以核心机流量两倍于f-100-pw-100的核心机为基准,参考两者涵道比,最大流量为

145kg/秒,这与156千牛的最大加力推力匹配很好,同时加深了我们对前面几组数据推测的

信心。

6。重量。

这是一个答案出乎人意料的问题。表面上看,f-119采用了级数很少的压气机,涡轮,

采用了合金c钛压气机静子,喷管,并且风扇,压气机采用了整体式的叶片-盘结构,减轻

了重量,所以重量应该不大。但是该机有一个我认为败笔的喷管设计,既不能两维运动,也

大大增加重量,还导致推力损失。f-100-pw-129a的重量是1860公斤,f-119核心机在其基

础上因为减少的压气机涡轮级数会减重40%,但加大的约25%的流量会加重25%,整体盘-叶

设计减重5%,合计核心机减重约20%,也就是说若非因为喷管,整机应该减重约13%,使f-

119推重比从f-100-pw-129a的8.56提高到9.8或10,正好是欧洲采用同等技术的ej-200

的推重比。但是这个累赘的“二元”喷管设计将增加重量估计140-200kg,使f-119的重量

恢复到约1800-1860kg,推重比降为8.6-8.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