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交通微观模拟
1)  Microscopic simulation of traffic
交通微观模拟
1.
In this article,by using a sampl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microscopic simulation of traffic through Agent technology is described,and meanwhile the advantage of applying Agent technology in simulation is lain out in detail.
在城市交通微观模拟中,Agent技术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微观交通模拟
1.
Research of multi-agent and cellular automata based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基于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的微观交通模拟方法
2.
Real-coded plan is used to all phases’ green time of every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in traffic network,and different timing plan is correspondent to different particle,and the fitness of a particle is evaluated through total delay time of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and finally the particle with minimal delay time is the optimal timing plan.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交通信号离线配时优化方法,采用实数编码表示区域内各信号交叉口的各相位绿灯时间,不同的配时方案对应于不同的粒子,粒子的适应度利用微观交通模拟获取的总延迟时间进行评价,最后得到的具有最小延迟时间的粒子即为最优配时方案。
3)  Mi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
微观交通流模型
4)  Microscopic traffic model
微观交通模型
5)  microscopic simulation
微观模拟
1.
Based on oil-water two phases network simulation model,the microscopic simulation model for polymer flooding was provided together with polymer seepage mechanism.
基于油水两相流网络模拟模型,综合考虑聚合物渗流机理建立起聚合物驱微观模拟模型。
2.
The influences of pore radius,pore-throat ratio,shaping factor and coordination number on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the oil-wet,water-wet and middle-wet reservoir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icroscopic simulation.
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
3.
The paper retrosp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ffic microscopic simulation system in both interior and exterior countries.
回顾了国内外城市交通微观模拟系统的发展状况 ,对机动车辆的微观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 。
6)  micro modeling
微观模拟
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technique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is changing from macro to micro modeling.
微观模拟不仅可以得到材料的凝固组织,而且还能为宏观模拟提供准确的潜热释放信息。
2.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previous methods used in micro modeling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two assistant algorithms named Local Area Magnification Method(LAMM)and Moving Element Method(MEM)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为了弥补铸件凝固过程微观模拟已有算法的不足 ,本文提出两个辅助算法———局部区域放大法 (LAMM )和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移动单元法 (MEM )。
补充资料: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前身是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系,成立于我校1958年建校之时,是我校最早建立的5个系之一。1958年,在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主任、我国铁道运输专业的奠基者与创始人之一、著名运输专家林达美教授的带领下,由北京铁道学院部分教授和骨干教师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并于当年招收了首届铁道运输专业本科生60人。1988年以后,运输系先后增设了包装工程、工业企业管理、会计学等4个专业,并改名为管理工程系;1995年,学校成立经济系(现经济管理学院),将本系的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相应学科划归经济系,“管理工程系”更名为“运输管理工程系”,2003年,学校进行二级学院整合,我系正式更名为“交通运输学院”。

四十多年来,交通运输学院经过校内外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具有了相当的办学实力,共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四千余人,涌现出了以黑龙江省副省长刘学良、铁道部总经济师黄民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另有厅局级干部20多人、处级干部800多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获得了高级技术职称,还有大量生产一线的科研技术骨干,我院毕业生在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尤其在西部地区铁路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院现有教职工76名、本科生1740多人、各类研究生300余人;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20人、讲师21人;教师中有博士10人、硕士44人。

学院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4个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1个博士点(与校内两个单位合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是1980年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4个学科之一,也是全国铁路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第一批获得授予权的两个单位之一。

学院历来重视本科教学,1990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教学先进集体”。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编教材、专著13部,其中有2部教材入选国家“九五”和“十五”重点建设教材,7项教改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位教授被聘为教育部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近5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0多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连续三次获校“科研先进集体”,有10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其中参与完成的“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运筹学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获中国运筹学应用二等奖。

近年来,学院加大了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的步伐,先后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还聘请了吉林大学杨兆升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mitsuogen(玄光男)教授,清华大学刘宝碇教授,同济大学徐瑞华教授,中国包装检测中心李华主任为本院的兼职教授。2004年6月,学院成功主办了第三届信息和管理科学国际会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