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动态站点
1)  Active stations
动态站点
2)  station state
站点状态
1.
In the first place, the authors presented some mathematical formulae to prove that the station state probabilities of such a model are of som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whose correctness was then confirm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首先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建立数学模型 ,分析并证明了其站点状态概率的若干特性 ,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加以验证 ,最后从物理现象上对这些特性进行了解释 。
3)  Active Station
活动站点
4)  dynamic base-station
动态基站
1.
The dynamic base-sta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sea-crossing bridges is put forward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针对长大跨海大桥形变监测的困难性,提出了跨海大桥结构形变监测的动态基站自动监测技术,动态基站自动监测技术的核心是电子全站仪与GPS-RTK技术的有机集成。
5)  dynamic web site
动态网站
1.
This paper elaborates how to make use of Visual InterDev to establish dynamic Web site based on ASP,gives a method of fast managing and updating Web site information with data binding technology,and also gives its applications on the other hands.
阐述了基于ASP如何利用VisualInterDev创建动态网站,在网站信息管理上给出了一种利用数据绑定技术来达到快速管理更新网站信息的方法,并给出了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EB usage mining and the dynamic web site structure,this paper builds a semantic mining model on the dynamic web site and des.
然而,由于动态网页对象URL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WEB使用挖掘在动态网站应用上的局限性。
3.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the practical dynamic web site stepp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platform.
本文介绍了一种跨系统平台的实用型动态网站的实现方法。
6)  Dynamic website
动态网站
1.
Best scheme of design dynamic website: Apache+PHP+MySQL;
设计动态网站的最佳方案:Apache+PHP+MySQL
2.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dynamic website based on ASP .net;
基于ASP .net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3.
Establishment and running of the dynamic website for plant protec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
植保信息交流网动态网站的建立及运行
补充资料:《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帕廷金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效应。货币数量的增长对于均衡价格和均衡利率究竟具有何种影响,一直是新古典货币理论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重要分歧点。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的考察试图通过实际余额效应的分析,重新肯定货币数量说的传统结论。他假定,政府增发的新货币是一次性的,它通过两条途径进人经济体系:(l)政府直接把印发的新货币投放商品市场以增加政府的购买力;(2)通过银行系统把新货币注人经济体系。 帕廷金认为,当第一种情况出现时,在商品市场上将有两种力量对商品需求产生上涨的压力:第一,总需求中的政府需求将增长;第二,由于总实际余额的增长,在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投资和消费需求也将增长。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使总需求曲线偏离原有的均衡位置,导致通货膨胀缺口的出现。但是他认为,商品市场通货膨胀缺口的存在将会引起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商品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价格将开始上涨;从而在负的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减缓商品超额需求的压力。当价格的上涨比例小于货币数量增长的比例时,实际余额将继续大于货币量增长以前的水平,从而通货膨胀缺口继续存在;反之,将会导致衰退缺口。而只有在价格与货币作同比例上涨,即“经济中的实际财富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时”,商品市场才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在帕廷金看来,新货币注人商品市场,也会引起债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实际余额的增长,债券的供求曲线都会向上偏移,从而使利率下降,并引起所有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刺激投资品的需求增长,加剧价格上涨,引起利率回升。“当价格的上涨完全吸收了增长的货币数量时”,利率重新回到原有的均衡水平。当新增的货币量通过第二条途径注人经济体系时,虽然银行本身不作为买者或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但新货币的注人使银行存款增加,从而导致债券需求增长,利率下降。因此,会产生和第一种情况类似的动态调整过程。 帕廷金的结论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都将引起“均衡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涨”,“但使均衡利率的水平保持不变”。换言之,由于货币量的增长不影响经济体系的“实际状态”,货币数量增长的效应是“中性的”。但是,他强调,利率的不变性是作为动态过程的结果来看的。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利率不仅是可变的,而且这种变动构成了动态调整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效应的分析,可以看成是一种重新表述的“动态”货币数量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