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吕宋海峡
1)  Luzon Strait
吕宋海峡
1.
Dynamics of eddy-induced Kuroshio variability in Luzon Strait;
中尺度涡旋影响吕宋海峡黑潮变异的动力机制
2.
Statistics of the Mesoscale Edd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uzon Strait;
吕宋海峡两侧中尺度涡统计
3.
A numerical study on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Luzon Strait transports;
吕宋海峡输送年际变异数值研究
2)  Luzon Strait transport(LST)
吕宋海峡水交换
3)  Luzon Strait transport
吕宋海峡流量
1.
Further study reveals that the latitude of the NEC bifurcation and the Luzon Strait transport are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the ENSO cycle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此外,模式模拟北赤道流(NEC)分叉点位置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及吕宋海峡流量的年际变化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  the Bashi Channel (Luzon Strait)
巴士海峡(吕宋海峡)
5)  Luzon Current
吕宋海流
1.
Luzon Current is a large scale eastern boundary current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SCS).
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吕宋海流都是南海中、北部海盆尺度的气旋式环流的东翼,也是一支较强的深层海流;吕宋海流西部吕宋涡充分发展,空间尺度为400 km左右,也是南海中部深层水中重要流涡之一。
6)  Northwest of Luzon Island
吕宋岛西北海域
1.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s 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 Cyclonic Eddies to the Northwest of Luzon Islands
吕宋岛西北海域气旋式涡旋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补充资料:吕宋岛战役

标题: 吕宋岛战役

英文: luzon,battle of the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于1945年1~7月在菲律宾吕宋岛实施的进攻战役。1944年12月美军占领莱特岛后,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d.麦克阿瑟命令第6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一部共28万人在吕宋岛登陆,歼灭驻菲律宾日军主力。日军在吕宋岛驻有陆、海军28.7万人,由第14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上将统一指挥;决心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计划以一个师在林加延湾沿岸组织防御,以方面军主力15万人编成尚武集团,防守北吕宋地区;以第1挺进集团等部3万人编成建武集团守卫中吕宋克拉克以西地区;以第8师等部10万人编成振武集团,扼守南吕宋马尼拉以东地区。

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辖第1、第14军,约20万人)在作战舰艇233艘、运输船只800艘和飞机1000架支援下,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美军登陆后,在菲律宾人民抗日军配合下分别向日军尚武集团和马尼拉方向发展进攻。日军依托既设阵地抗击,迟滞美军进攻。1月底,美军攻占克拉克,进逼马尼拉。为尽快攻占马尼拉,美国第8集团军第11军和第11空降师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和马尼拉湾以南两个地段登陆,对马尼拉形成夹击态势。2月3日,美军开始攻击马尼拉。驻守马尼拉的日海军部队拼死抵抗,双方展开长达4个星期的巷战。3月3日,美军占领马尼拉,随后向吕宋岛西南和东南部进攻。日军建武集团和振武集团残部分别退入克拉克以西和马尼拉以东山区。与此同时,北进的美第1军用推土机在山地中为坦克和重炮开路,向据险顽抗的尚武集团发动进攻,4月下旬占领碧瑶,6月进入卡加延河谷,打通阿帕里至碧瑶和圣何塞的道路。日军尚武集团退入深山,在美军包围下,供应断绝,疾病流行,病死或饿死甚众,但仍坚持抵抗,余部近7万人直至日本投降后才放下武器。此役,美军损失4.7万人、舰艇17艘;日军亡21万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