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生物钟蛋白KaiB
1)  cirdian-clock protein KaiB
生物钟蛋白KaiB
2)  circadian clock proteins
生物钟蛋白
3)  clock protein KaiA
生物钟蛋白KaiA
4)  biological protein
生物蛋白
1.
In order to produce stanch fiber through dry spinning, the drag flow, rigidity, spinnability and auxiliaries properties of the biological protein solution wc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本文通过对生物蛋白止血纤维干法纺丝溶液的粘流性、稳定性、可纺性、助剂品种及添加量等性能的实验研究,初步确定了能够较好满足该纤维干法纺丝成形要求的纺丝溶液制备工艺条件并成功的纺制出了纤维样品。
5)  Clock protein
钟蛋白
6)  clock protein KaiC
钟蛋白KaiC
1.
Studies on self-activation and self-interaction of circadian clock protein KaiC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yeast two hybridization;
铜绿微囊藻生物钟蛋白KaiC的自激活活性和自身相互作用研究
补充资料:生物钟(植物)
shengwuzhong(zhiwu)
生物钟(植物)
biological clock(plant)


   也叫生理钟,是决定生物生理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的内生节奏。它是生物对环境昼夜与季节变化的适应,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如很多种植物的叶子在白天呈接近水平状态,夜间则下垂(图1[红花菜豆幼苗初生叶在夜间的位置(左)和白天的位置(右)]红花菜豆幼苗初生叶在夜间的位置(左)和白天的位置(右));有些花只在清晨开放;发光单细胞藻膝沟藻的发光量有昼夜变化,近午夜时达到高峰。气孔开关、细胞分裂、胚芽鞘的生长等都有昼夜起伏变化。很多种植物的花原基形成、芽休眠、落叶等物候期,是年周期现象的表现,其日期的确定往往取决于日照长度,而植物对长日照或短日照的反应(见),和其内生的昼夜周期有联系。
 振荡 内生的昼夜节奏是体内的一种振荡,其周期在自然条件下为24小时。这种振荡在光、温完全稳定的条件下仍然存在,但这时的周期不是恰好24小时,而是其近似植,在22~28小时之间(图2[红花菜叶在连续弱光下的昼夜运动]红花菜叶在连续弱光下的昼夜运动)。这种不依赖于外界昼夜变化的内生节奏称为近似昼夜节奏。
 光-暗周期的长度和相位  在自然条件下昼夜节奏的周期是24小时,是因受光-暗交替的24小时周期制约而造成的。如用不同于24小时的光-暗循环,也可改变生物钟的周期,使之偏离24小时,与外界光-暗循环周期一致。但是所用的周期不能与24小时偏离过多。
 外界光-暗交替如与植物原来昼夜节奏的相位不同,也可以使其相位改变。例如将苋色藜在夜间照光,白天遮黑,则叶运动的相位在几天内便调整为与原来颠倒的光-暗循环:白天下垂,夜间举起(图3[苋藜叶的昼夜运动。在第三个周期将光-暗循环颠倒]苋藜叶的昼夜运动。在第三个周期将光-暗循环颠倒)。用光暗交替的时间可以任意控制生物钟周期的相位。
 温度与周期长度 近似昼夜节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周期受温度影响很小。它的温度系数(,即相差10℃的两种温度下反应速率之比)通常在1.0~1.1之间(见表[温度对红花菜豆的叶运动周期长度的影响]温度对红花菜豆的叶运动周期长度的影响)。
 因为一般化学反应包括生化反应的都在2以上,这表明生物钟的计时机理可能不是由化学系统而是由物理系统组成的,或者是有某种反馈系统的生物化学循环变化,反馈系统消除了反应速度对温度的依赖关系。温度只影响有昼夜节奏的生理过程(如生长、光合等)的强度,即振荡的振幅。
 生物学意义 生物钟对生物体起定时器的作用。植物及其他生物靠生物钟的节奏调节它的生理活动,使之在一天中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此外,四季中每日日长加长或缩短,使生物钟的相位改变,植物由此识别季节,从而使生理变化适合于该季节,例如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花芽分化),或落叶、休眠,迎接冬天来临。
 参考书目
E.Bnning,The  Physioloical  Clock,3rd ed., Springer-Verlag,Berlin,New York,1973.
                 祝宗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