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显色反应蛋白芯片
1)  color reaction protein chip
显色反应蛋白芯片
2)  reverse-phase protein microarray
反相蛋白芯片
1.
In this experiment,a novel biotin-avidin conjugation probe was synthesized and employed in the detection of reverse-phase protein microarray.
自行制备一种新型生物素-亲和素偶联探针分子并用于反相蛋白芯片的检测。
3)  protein chip
蛋白芯片
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ultiple tumor marker protein chip detective system in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联合诊断胰腺癌判别函数的建立和应用
2.
Application of protein chip technology for investigation of changes of various serum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opathy;
应用蛋白芯片技术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
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tumor markers protein chip system(C-12);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应用分析
4)  protein microarray
蛋白芯片
1.
Preparation of protein microarray of virulence and virulence-related proteins of Coxiella burnetii;
贝氏考克斯体毒力与毒力相关蛋白芯片的研制
2.
A methodological study of detecting cytokines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by protein microarray;
蛋白芯片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方法学研究
3.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tein microarray for CD series antibodies;
细胞膜表面标志CD系列抗体蛋白芯片制备及应用的研究
5)  protein-chip
蛋白芯片
1.
Diagnostic value of protein-chip by detecting tumor markers for lung cancer;
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
Objective To compare with TB protein-chip(PC),dot-immu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 and acid-fast bacilli smear(AFS) for rapid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TB),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B protein-chip.
目的将诊断结核病的蛋白芯片法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进行比较,以评价蛋白芯片的临床应用价值。
3.
An optimized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prepare and primarily evaluate protein-chip using glass slide.
建立一种以玻片为基质的蛋白芯片制备的优化及检定方法。
6)  Protein biochip
蛋白芯片
1.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ple tumor marker protein biochip detective system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with multiple tumor markers protein biochip detective system;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糖链抗原125的临床价值分析
3.
Diagnosis value of multiple tumor marker protein biochip detective system for lung cancer;
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肺癌的价值探讨
补充资料:显色反应

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1、显色反应

在无机分析中,很少利用金属水合离子本身的颜色进行光度分析,因为它们的吸光系数值都很小。一般都是选适当的试剂,将带测离子转化为有色化合物,再进行测定。这种将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显色反应。显色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而配位反应最主要,对于显色反应,一般应满足下列标准。

2、选择显色反应的一般标准

(1)选择性好。一种显色剂最好只与被测组分起显色反应。干扰少,或干扰容易消除。

(2)灵敏度高。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故一般选择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吸光度高的显色反应。但灵敏度高后,反应不一定选择性好。故应全面加以考虑。对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不一定选用最灵敏的显色反应。(应考虑选择性)

(3)有色化合物的组成要恒定。化学性质稳定,对于形成不同配位比的配位反应,必须注意控制试验条件,使生成一定组成的配合物,以免引起误差。

(4)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要大。这样显色时的颜色变化鲜明,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试剂空白一般较小。一般要求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与显色剂最大吸收波长之差在60nm以上。

r为显色剂,mr为有色化合物。

(5)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如果要求过于严格,难以控制,测定结果的再现性差。

3、无机显色剂

许多无机试剂能与金属离子起显色反应,如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但多数无机显色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不高。其中性能较好。当有实用价值的无机显色剂列于表7-1:

表7-1 常用的无机显色剂

显色剂

反应类型

滴定元素

酸度

有色化合物组成

颜色

测定波长/nm

硫氢酸盐

配位

fe(ⅲ)

0.1~0.8mol.l-1hno3

fe(scn)52-

480

mo(ⅵ)

1.5~2mol.l-1h2so4

moo(scn)5-

460

w(ⅴ)

1.5~2mol.l-1h2so4

wo(scn)4-

405

nb(ⅴ)

3~4mol.l-1hcl

nbo(scn)4-

420

钼酸铵

杂多酸

si

0.15~0.3mol.l-1h2so4

h4sio4.10moo3.mo2o3

670~820

p

0.5mol.l-1h2so4

h3po4.10moo3.mo2o3

670~830

v(ⅴ)

1mol.l-1hno3

p2o5.v2o5.22moo3.nh3o

420

w

4~6mol.l-1hcl

h3po4.10wo3.w2o5

660

氨水

配位

cu(ⅱ)

浓氨水

cu(nh3)42+

620

co(ⅲ)

浓氨水

co(nh3)53+

500

ni

浓氨水

ni(nh3)62+

580

过氧化氢

配位

ti(ⅳ)

1~2mol.l-1h2so4

tio(h2o2)2+

420

v(ⅴ)

0.5~3mol.l-1h2so4

vo(h2o2)3+

红橙

400~450

nb

18mol.l-1h2so4

nb2o3(so4)2.(h2o2)2

365

4、有机显色剂

大多数有机显色剂常与金属生成稳定螯合物,有机显色剂中一般都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键基团能吸收波长大于200nm的光。这种基团称为广义的生色团。例如偶氮基(- n=n-),醌基等。某些会有环对电子的基团,它们与生色团上的不饱和键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有机化合物对光的吸收,使颜色加深。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例如:胺基(-nh2),羟基(-oh)等,以及卤代基(x-)等,它们能与生色团上的不饱和键相互作用,引起永久性的电荷移动,从而减小了分子的激化能,促使试剂对光的最大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所以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有机显色剂是一般分析工作中常用的显色剂,它能与金属离子生成螯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颜色鲜明。一般ε>104,灵敏度高。

(2)稳定,离解常数小。

(3)选择性高,专属性强。

(4)可被有机溶剂萃取,广泛应用于萃取光度法。

有机显色剂种类很多,简单介绍几种:

(1)邻二氮菲

属于nn型螯合显色剂,是目前测定微量的较好显色剂。显色灵敏度高,ε=1.1*104,λmax=508nm可直接测定fe2+。反应是特效的,适用还原剂(如盐酸羟氨)将fe3+还原为fe2+,然后控制ph=5~6条件下,fe2+与试剂作用,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2)双硫腙

属于含硫显色剂,能用于测定cu2+、pb2+、zn2+、cd2+、hg2+等多种重金属离子。采用一致的酸度及加入掩蔽剂的办法,可以消除重金属离子之间的干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