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金融开放水平
1)  level of financial openness
金融开放水平
1.
And the method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opennes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金融开放水平测度方法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金融自由化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然后从金融开放的法规政策和实际资本流动两个角度对国内外有关金融开放水平的主要测度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评述、分析和比较,并指出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陷、可改进之处及其它特性;最后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可准确测度我国金融开放水平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2)  financial openness
金融开放
1.
The Practice of Financial Freedo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Financial Openness of China;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与中国金融开放
2.
The current study of the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openness mainly focuses on independent discussions about the balance of the payment or the financial market liberalization;few of the studies have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目前,对于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开放的研究,学者们多从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角度分别展开讨论,而对两者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尚较少。
3.
Furthermore,through reflects the history of financial freedom in Chi- na,it purposes detailed strategic measures of financial openness in China.
在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过程,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消除金融隐患,打好金融自由化的基础;(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发挥利率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三)继续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四)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自由化的顺利推进。
3)  finance opening
金融开放
1.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inance opening,we should try to consummate the governal structure,cultivate the real financial entre.
超产权论在传统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国有银行遵循"先竞争后产权"的改革逻辑,这是对超产权论的灵活运用,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进入产权改革阶段,国有银行上市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在金融开放的形势下,应该将重点放在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培育真正的金融企业家等方面,同时继续增强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创造条件放宽对民营银行的限制。
2.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e opening cannot do without the foreign coordination of the finance policy.
金融开放与稳定性的研究绕不过金融政策的对外协调。
3.
Finance opening is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fter entering into WTO in Dec 2001.
而金融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尤其是2001年12月加入WTO后,这一趋势明显加快。
4)  financial opening
金融开放
1.
It points out the financial opening should be take by steps.
从自组织理论讲,我国政府对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应该消除,虽然政策金融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但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将政策金融市场化,且金融开放的步伐不能过早、过快。
2.
With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globatization,our financi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makes great efforts to eliminate“the financial repression”caused by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and expands the financial opening through institutional adjustments.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我国金融管理部门正努力消除因金融管制造成的“金融压抑”,并通过制度调整扩 大金融开放。
3.
The final goals of financial opening are finance inte rnationalization and finance liberalization.
金融开放的终极指向是金融国际化、金融自由化。
5)  financial opening-up
金融开放
1.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unbalance in China s financial opening-up.
本文针对中国金融开放中内外失衡问题,结合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态势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政府进行如此政策选择的原因,并对于现有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于金融开放中优先对外开放的国际案例作了评析,指出其成败得失;而后结合金融生态链理论用中国企业融资渠道的实证数据分析了中国的现实金融需求,指出目前的金融制度供给不适应现实需求的发展,因此加快对内开放,完善金融生态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并结合国内外"民间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2.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operations, we proof that a financial opening-up policy will weaken the efficiency of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本文从分析金融开放条件下金融中介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变化入手 ,探求金融开放对金融运行机制的影响 ,论证金融开放会削弱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提出要适应金融开放的要求 ,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标、手段、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 ,实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分工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制度 ,健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机制 ,以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3.
Therefore,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inancial opening-up on th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basis,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of sticking to our own game,to deepen the thoughts such as being steady,orderly,safe and controllable,and to strengthen the measures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个阶段的金融开放,中国陆续实现经常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和银行业全面开放,整个金融业的开放只是时间问题。
6)  finance openness
金融开放
1.
The meeting pointed out it was needed that more openness in the finance reform of our country, and emphasized awaring of the potential finance risk in finance openness.
2004年2月10日,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了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扩大银行、证 券、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并提出注意防范金融开放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补充资料: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提到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措施时,明确提出%26ldquo;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6rdquo;的新要求。这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主题。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开放型经济的概念有两种涵义:第一,古典经济学中原指存在对外贸易的经济,现代的开放经济不仅指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还包括资本、劳务和人员实行比较自由的流动。在此意义上,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的概念。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服务等等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第二,开放型经济还指一种经济制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倾向,在此意义上,对于对外经济联系政府干预较少或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即为开放经济。

  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有所不同。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而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型经济,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深度较大,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跨国界流动较为自由的一种经济。由于其与外部经济联系比较密切,获得发展的机遇更多,受到外部冲击的可能也较大,但其自身调整和适应能力也较强。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除了与该国的资源禀赋、国家大小有关,最关键是其经济制度的性质。衡量指标主要有出口占GDP比重、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资本流出入量、企业跨国经营情况等等。一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1993年14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江泽民同志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中,又提出%26ldquo;发展开放型经济%26rdquo;;2000年10月,党中央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再次强调,要%26ldquo;发展开放型经济%26rdquo;;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6ldquo;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26rdquo;正式写入%26ldquo;十五%26rdquo;计划,并进一步做了阐释,其涵义即为 %26ldquo;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26rdquo;, 具体包括%26ldquo;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6rdquo;、%26ldquo;积极发展对外贸易%26rdquo;、%26ldquo;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26rdquo;、%26ldquo;实施%26lsquo;走出去%26rsquo;战略%26rdquo;。

  %26ldquo;发展开放型经济%26rdquo;与%26ldquo;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6rdquo;、%26ldquo;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26rdquo;等以往的提法相比,更简明、更概括、更突出,更适合我国加入WTO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也更易于被国际社会理解与接受。

  从我国面临的国际背景和现实国情看,发展开放型经济实际上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突飞猛进,我国人口众多,在相当长时期里,丰富而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将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有效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