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安太庠
1)  An T.X
安太庠
2)  Xiang(school of ancient China)
3)  PETN
太安
1.
A Study of Decreasing Acid Value of Booster Pellets Used PETN;
传爆药柱用太安降低酸值的研究
2.
SPIN DETONATION OF TNT-DINA AND DNT-PETN CAST CHARGES;
梯恩梯—吉纳、地恩梯—太安装药体系自旋爆轰特性的研究
4)  Zheng Xiang
郑庠
1.
Study on Zheng Xiang and Xiang Anshi s Shijing Ancient Rhyme Division;
郑庠、项安世《诗经》古韵分部考
5)  Song Qi
宋庠
1.
Song Xiang's and Song Qi's Septasyllabic Regulated Vers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of Poetry History
宋庠、宋祁的七律创作及其诗史意义
6)  Shen Xiang
沈庠
1.
Shen Xiang was an official 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period of Emperor Hongzhi′s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沈庠是明孝宗弘治年间任职贵州的一个官员,他的《普定山寺》一诗描绘了安顺圆通寺的多彩景致,是众多讴歌圆通寺的诗作中较为著名的一首。
补充资料:《杜国庠文集》
      中国现代哲学史家杜国庠的学术论著集。以《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便桥集》3 部书为主,加上《中国思想通史》中杜国庠执笔部分,以及其他零散篇章汇编而成。全书分 5个部分,共44篇,约40万字,196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集》第 1部分收入《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和有关研究诸子思想的学术论文10篇。《概要》一书系统地概括了从孔子到韩非,其中包括儒、墨、道、法、名各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书中特别注意在探讨各家思想社会根源的基础上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各家思想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以及它们的兴替演变的来龙去脉中,弄清其本来面目,并进而探讨先秦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规律。
  
  杜国庠研究先秦诸子,特别着力于对墨辩、名家和荀子思想的考察。他认为战国末已是奴隶社会的结束阶段,学术思想到了可以总结的时候,荀子负担了这一总的批判任务。他称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综合者,为先秦思想史作出了总结。
  
  《文集》第 2部分着重阐述了杨泉、范缜等人的唯物论、无神论的传统,批判地总结了魏晋清谈的唯心主义倾向,描述了这个时代思潮的发展。
  
  《文集》第3部分收入论文5篇。杜国庠认为,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反理学思想的出现,标志着宋明理学发展的"终结"。他针对抗日战争后期出现的标榜独接中国哲学精神的"新理学",写出一系列文章,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不是"经虚涉旷",而是"实事求是"。他分析并揭示出这些所谓"最玄虚的哲学"在实际中的弊害。
  
  《文集》第 4部分收入读书札记13篇。这一组短文,都是有感而发,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阐述有关治学方法和学风等问题。
  
  《文集》第 5部分收入讨论逻辑学和因明学的文章8 篇,对先秦墨家和名家的逻辑思想,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许多前人所未发的论点,对中国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