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敦煌文献天文学
1)  astronomy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敦煌文献天文学
2)  Dunhuang Manuscript
敦煌文献
3)  Dunhuang documents
敦煌文献
1.
This article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three records based on the Dunhuang documents.
本文依据敦煌文献对这三处记载作了记述。
2.
DunHuang documents provides a wealth of data for culture, history, literature, art, social life, science and religion.
敦煌文献为文化典籍、史学、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科学及宗教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同时也扩大和推进了与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意义是多方面的。
4)  Dunhuang manuscripts
敦煌文献
1.
The Tuyuhun Tribe in Guiyijun Regime Period as Described in Dunhuang Manuscripts;
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
2.
More than ten pieces of Buddhist dictionary fragments are kept in the Seventeenth Dunhuang Manuscripts in the Russian Collections, from P.
《俄藏敦煌文献》第17册有十余件字书碎片,其中所注难字均出于唐武周时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及武则天序,这些碎片有可能是从一部完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音》写卷中分裂出來的,应加以缀合。
3.
The story on Qiuhu once was put into many kinds of collation-annotation collections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tails what will be collated for supplementing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敦煌文献秋胡故事曾先后被收编入多种敦煌文献校注集本,然其中仍存在一些可校之处,现予以补校。
5)  Dunhuang literature
敦煌文献
1.
The present paper,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unhuang literature and other classics on Chinese language,summarizes its author s styles in and opinions on establishing 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and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re.
本文将敦煌文献资料和传统字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总结了王仁A的正字特点和文字思想,并试图揭示其正字观的形成原因。
2.
Scholars have begun to study Dunhuang literature since 1909,and to this day,it was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自1909年前贤开始研究敦煌文献以来,敦煌学已走过近百年的学术历程。
6)  Dunhuang document
敦煌文献
1.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ake the Dunhuang documents to be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as a center,from its native place,spirit of studying the calligraph,the calligraphy achievement and his relations with Dunhuang documents for a comprehensive probe.
该文依据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从其籍贯、学书精神、书法成就以及他与敦煌文献的关系等方面对张芝作一探讨。
2.
Dunhuang document S.
529(V)号《诸山圣迹志》(又名《失名行记》)记载了五代时期的扬州城周里数,为研究五代时期的扬州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补充资料:天文学
天文学
astronomy

   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对象是辽阔空间中的天体。天文学是研究天体的位置、运动、形态、结构、分布、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起源和演化等的科学。地球也是一个天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球也是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天文学的实验基础是观测。除地球外的天体离人们十分遥远,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到天文学研究对象那里去进行实地考察,也不可能拿天体来做实验。其他自然科学所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不适用于天文学。天文学以观测(观察和测量)作为最基本的实验方法,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因此,不断地创造和改进观测手段,就成为天文学家的一个致力不懈的课题。观测工具的革新,观测方法的改进,对天文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然而,理论也很重要。天文学的发展规律总是表现为针对学科本身的矛盾沿着观测椑砺蹢观测的途径螺旋上升。
    简史 天文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位置,确定时间、节气和历法,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从而创立了天体测量学。17世纪,牛顿创立了牛顿力学体系。牛顿力学,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应用到天文上,使天文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即天体力学。天体力学的诞生,使天文学从单纯描述天体的几何关系和运动状况进入到研究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造成天体运动的原因的新阶段,在天文学的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19世纪中叶,物理学的巨大成就推动天文学迅猛发展。光度学、分光学和照相术的应用产生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天体物理学。量子论、相对论、核物理、粒子物理等的创立和发展又给了天文学以新的理论工具。天体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是天文学发展史上又一次飞跃。人们能够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从而深入到了问题的本质。天文学发展取得的成就,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从空间上来说,已经探测到约200亿光年的范围。在如此巨大的范围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天体。按照尺度的规模,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行星层次。例如,在太阳系中,有包括地球在内的9个行星,几十个围绕行星旋转的卫星和大量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它们都围绕太阳旋转。太阳系是目前能够直接观测的唯一的行星系统。但有证据表明,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行星系统。②恒星层次。人们已经观测到亿万个恒星,其性质千差万别。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③星系层次。今天观测到的亿万个恒星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银河系。但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星系。星系组成星系群、星系团等系统。④作为整体的宇宙  。今天观测到的宇宙的尺度约200亿光年。巨大的超星系团和物质含量甚少的巨洞交错在一起,构成了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基本图像。从时间上来说,天文学家已经能够推断各类天体的年龄,从而能够研究各类天体乃至整个宇宙长达200亿年的演化史。太阳的年龄约50亿年。太阳系则是50亿年前的一团气体云收缩形成的。恒星的年龄各种各样。年老的可老到100亿年;年轻的只有百万年。已经建立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恒星演化理论,人们可以粗略地勾画出恒星从诞生到衰亡的一生。星系的年龄约1010年,与宇宙的年龄相当。很多证据表明,宇宙是在约200亿年前的一次猛烈的爆发中诞生的。尔后,宇宙不断地膨胀,温度不断地降低,在宇宙年龄约10年时星系开始形成,并逐渐演化为今天观测到的图像。
    学科分支 天文学包括许多分支学科。按照研究的对象,按空间尺度的层次,可以分为太阳系、太阳、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和宇宙。然而,天文学中更习惯于按照研究方法和观测手段来分类。按照研究方法,天文学可分为:①天体测量学。天文学中最早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建立基本的参考坐标系和确定地面点的坐标。②天体力学。牛顿力学创立后出现的一个天文分支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天体的力学运动和形状。③天体物理学。19世纪中叶形成的一个天文分支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分布、运动、物理状况、化学组成、起源和演化等。按照观测手段,天文学可分为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空间天文学。前三者分别指用光学方法、射电方法、红外方法观测和研究天体。由于地球大气对紫外辐射、X射线和γ射线不透明,要观测天体在这些波段发出的辐射,只能借助于探空手段,如气球、火箭、卫星和航天器等。空间天文学就是利用空间技术观测天体的紫外、X射线、γ射线以及其他辐射,研究天体的性质。
    展望 天文学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多年来,天文观测手段已从传统的光学观测扩展到了从射电、红外、紫外到X射线和γ射线的全部电磁波段  。这导致一大批新天体和新天象的发现,例如,类星体、活动星系、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星际分子、X射线双星、γ射线源等等,使得天文研究空前繁荣和活跃。口径2米级的空间望远镜已经进入轨道开始工作。一批口径10米级的光学望远镜将建成。射电方面的甚长基线干涉阵和空间甚长基线干涉仪,红外方面的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X射线方面的高级X射线天文设施等不久都将问世。γ射线天文台已经投入工作。这些仪器的威力巨大,远远超过现有的天文设备。可以预料,这些天文仪器的投入使用必将使天文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天文学正处在大飞跃的前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