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两性生长差异
1)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两性生长差异
1.
During the years of 2001 and 2002,six times mark-recaptures were conducted on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distributing on Zoigê grassland,northwestern Sichuan to study the growth and the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GDFM) living in natural habitat.
为了研究自然生境中沙蜥的生长和两性生长差异情况,于2001~2002两年间对分布在四川西北部若尔盖地区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进行了6次标志重捕。
2)  differential growth response
差异性生长反应
3)  growth difference
生长差异
1.
Study on growth difference of Pinus tabulaeformis families and seed orchard progenies in seeding period;
油松家系及种子园后代苗期生长差异的研究
4)  growth variation
生长差异
1.
The result of the growth variation of Chamaeoyparis pisifera under 6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 were showed: (1) The effect of site condition on the vegetation wer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water and solar radiation; (2) The adaptability to salt wat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mineral ization was different among differ.
为解决湖北省木材和林产品严重供应不足问题,在湖北省竹山县九华山林场开展了日本花柏引种研究,在6个不同立地条件下,日本花柏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1)立地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水分和太阳辐射的差异分布而引起的;(2)不同植物种对高矿化度咸水灌溉适应性不同,适应性因土壤母质条件的差异而变化。
5)  amphoteric growth
两性生长
6)  difference of genders
两性角色差异
补充资料:两性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心理、行为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智力活动、气质性格和与工作、娱乐有关的兴趣等方面。对两性差异的心理学研究不涉及两性基本生理特性上的差异。
  
  有关两性心理差异的论述最早可见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献,但最早的心理学研究则是1903年H.B.汤普森用一系列量表对两性的心理特征长达几年的测量,以及他的专著《两性的心理特质》。他的研究被称为有关两性心理差异的第一个全面的研究。
  
  E.E.麦科比和C.N.杰克林(1974)总结了有关两性心理差异的1600多项研究,归纳出两性在4个方面存在的差异:①在语言能力上,女孩优于男孩。研究表明,在学前期和学龄早期,两性的言语能力相近,但从11岁开始,两性在此能力上就开始分化,女孩言语能力的发展快于男孩,在包括接受性和创造性言语任务及需要高水平言语能力的任务上,女孩的得分均高于男孩。②在空间知觉能力上,男孩优于女孩,这在青年期或成年期均十分明显。研究表明男性在此能力上的优势从13岁左右开始增长,在分析性知觉能力和非分析性知觉能力上均优于女孩。③在数学能力上,男孩优于女孩。在早期数概念的获得及小学代数能力的掌握上,男孩和女孩不存在差异。但从12岁开始,男孩数学能力的增长明显超过女孩。④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大的身体侵犯性和言语侵犯性,这种差异在2~2.5岁儿童玩社会性游戏时就表现了出来。麦科比和杰克林还发现两性在触觉敏感性、焦虑和害怕、活动水平、竞争、支配性和扶助幼弱行为上也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较不一致。麦科比和杰克林的概括虽然比较全面,但也有心理学家对其局限性和缺乏严密性提出了批评。J.H.布洛克认为他们概括的许多研究原来的目的并不是两性差异,而只是偶然地发现了两性差异,而且有3/4的被试上局限于13岁前这一限定的年龄范围,因此,他们的结论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还认为他们作出结论的程序也是不准确的,忽略了一些有显著意义的研究并在分析过程中概念不清。布洛克相信除了麦科比和杰克林指出的差异外,两性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与之相反,G.W.费尔韦瑟检查了他们有关对智力的研究,对两性在言语能力和数学能力上差异的证据提出了质疑。
  
  遗传因素是形成两性差异的一个原因。任何智力活动和行为的产生都有生理基础,两性差异的某些方面也有直接的遗传上的原因,在空间知觉能力和侵犯性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基因研究发现,在人类的X染色体上存在着一个与空间知觉能力直接相关的隐性性状,50%的男性具有这一性状,而只有25%的女性具有这一性状。侵犯性行为与两性激素的分泌有直接相关。研究发现男性激素在婴儿期就开始使个体男性化,婴儿期的女孩假如男性激素超过正常水平,则不仅在生理上表现出男性化,而且在行为上也表现出男性化倾向。在婴儿期给婴儿注射男性激素,也发现男性激素的增加引起了更多的侵犯性行为。对成人的研究还发现侵犯性较大的男性一般具有较高的男性激素水平。遗传因素对空间知觉能力和侵犯行为的作用是相对直接的,但它对心理活动的作用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女孩在生理上成熟较男孩早,这为一定时期内女孩智力及社会行为的较快发展和获得提供了基础。
  
  环境因素是形成两性心理差异的另一原因,也是决定性的原因。两性心理差异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承认遗传因素的作用并不否定后天学习的作用。即使是与遗传因素直接相关的知觉能力和侵犯性行为,也是后天可以学习得到的。比较文化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抚养方式,可以扩大、缩小甚至消除空间知觉上两性的差异。侵犯性行为则可以模仿他人学到。在社会行为上,两性心理差异主要表现为性别角色行为。性别角色行为的获得是社会因素的作用及个体学习的结果,其过程极其复杂,目前一般有3种理论:①模仿说:强调性别角色行为是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得来的。在儿童早期,尤其是学前期,父母是儿童的抚养者,和儿童的接触最多,因此,他们最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榜样。在模仿过程中,儿童较多地接触与自己性别相同的父亲或母亲,因此通过模仿便获得了与其性别相符的行为。模仿说接受了精神分析理论"自居作用"的概念,认为儿童把与父亲或母亲认同的趋势泛化到其他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从而就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通过模仿学习,儿童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研究发现儿童并不较多地接触与其性别相同的父亲或母亲和其他的人,也不是有意识地选择与其性别相同的榜样,而是随机地选择榜样,并且儿童典型的性别角色行为并不与其所接触的成人榜样的行为相似。因此,模仿说不能解释全部性别角色行为的获得。②强化说:强调父母以及其他社会化媒介对两性儿童所施加的不同的社会化,直接形成了两性性别角色行为的差异。父母按照自己性别角色的定型,对两性儿童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压力,有区别地对待男孩和女孩。当儿童作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时,便给予表扬和奖励,当作出与性别不相符的行为时,便给予批评和惩罚,从而使儿童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研究表明,父母在儿童早期确实限定了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并直接地指导儿童掌握这种行为,最明显的如他们为男孩和女孩准备不同的服装和提供不同的玩具。但是研究也表明,除了服装、玩具等特别限定的领域,在其他领域,父母对两性儿童所施加的社会化影响是十分相似的,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强化说也只能解释部分性别角色行为的获得。③自我社会化理论:是L.科尔伯格提出的一种认知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典型的性别行为并不是儿童通过模仿同一性别榜样的行为获得的,而是起源于儿童有关男女性别角色的观念。随着认知的发展,儿童逐渐形成了"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观念,并且当理解他自己的性别及其含义后,就努力使其行为与他的性别角色观念相符。他的观念可能只有很少是来自于对父母的观察,他作出的概括不是指模仿的行为,而是从许多来源归纳出来的信息的概括。儿童有关性别角色的观念受其认知水平的制约。因此儿童性别角色的观念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改变,他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自我社会化理论能有效地解释性别角色行为的改变,但不能解释性别角色行为最初的获得。总之,只有把模仿说、强化说和自我社会化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解释性别角色行为的获得和改变。
  
  两性心理差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第一,它打破了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偏见,为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以及参与一直由男子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领域提供了科学根据。男性和女性的各种能力不是先天决定的,均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尤其是一直被认为只有男性才具有的领导工作才能。第二,它打破了传统的有关两性差异的遗传决定论观点。传统观点认为男性在许多方面优于女性是由两性遗传上的差异决定的。但两性差异的研究表明,遗传上两性差异很小,而是由于父母及其他不同的社会化过程拉大了两性差异。第三,它对于养育儿童具有实际意义,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作用都很重要。家长及正规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造成两性差异,而应该是促使两性儿童在各种能力上的平衡发展。
  
  

参考书目
   A. Anastasi, Differential Psychology, 3rd ed.,Macmillan,New York,195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