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玻尔理论
1)  Bohr theory
玻尔理论
1.
How to set up the Bohr theory of hydrogen atom when lack of the Balmer formula;
缺少巴耳末公式时如何建立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2)  bohr's theory
玻尔理论
3)  Bohr hydrogen atom theory
玻尔氢原子理论
1.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Planck constant with the Bohr hydrogen atom theory , and measure the result of the Planck constant with the principle.
提出用玻尔氢原子理论测量普朗克常数的原理和测量结果。
4)  Bohr-Wheeler theory
玻尔-韦勒理论
5)  bohr wheeler theory
玻尔 韦勒理论
6)  Poisson-Boltzmann theory
泊松-玻尔兹曼理论
补充资料:玻尔理论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结合M.普朗克的量子概念、A.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和E.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而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用它阐明了氢原子光谱和氢原?咏峁埂?
  
  ①原子中电子只能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圆形轨道(稳定轨道)上运动,其条件是它的角动量L必须是h/2π的整数倍:
  L=mvr=nh/2π
  (1)式中m、v是电子的质量和速度;r是圆形轨道的半径;h是普朗克常数;n是量子数,为1、2、3、...。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动时不释放能量。
  
  ②原子内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有不同的能量──能级。电子轨道离核近的能级低,离核远的能级高。原子所处的稳定状态称为基态。
  
  ③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辐射方式释放能量。辐射波数与两能级之差有关:
  寊=(E1-E2)/hc
   (2)式中寊为波数;E1-E2为两能级之差;c为光速。
  
  设原子核电荷为+Ze,则在定态时电子与核的静电引力Ze2/r2即是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
  Ze2/r2=mv2/r即
  Ze2/2r=mv2/2
  (3)
  电子在离核r处的势能是-Ze2/r。电子在第n能级上的总能量是:
  En=-Ze2/2r (4)合并式(1)和式(3),得:
  r=n2h4/(4π2mZe2)
  (5)式(5)代入式(4),得:
  En=-2π2mZ2e4/(n2h2)
  (6)
  
  根据式(6)把式(2)改写为:
  
  
   (7)
  把m、e、c、h值代入2π2me4/(ch3), 得 109700厘米-1,与由实验测定的里德堡常数109737.3厘米-1相符。
  
  对于氢原子(Z=1),将m、e、h、π等代入式(5),得:
  
r=52.9n2pm

  
n=1 第一能级的r=52.9pm

  
n=2 第二能级的r=52.9×4pm

  
...........................

  
  将有关数值代入式(6),得:
  En=-2.17×10-21/n2 (kJ)
  此式表明:n大时,电子能量也大;n=∞时,则电子电离,电子能量增大为0,即基态氢原子的电离需2.17×10-21千焦能量,或1摩尔氢原子电离时需 2.17×10-21×6.02×1023=1311千焦/摩尔。此值与实验值 1312千焦/摩尔相近。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如 Li2+、Be3+、...)的光谱频率和结构,但无法解释谱线的强度和偏振等现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