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俄罗斯建筑
1)  Russian architecture
俄罗斯建筑
1.
The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astern culture and thewestern culture on Russian architecture from the view points of 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e.
本文叙述了从公元5世纪到20世纪初俄罗斯建筑形象演变过程及各时期建筑风格特色,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对俄罗斯建筑形象演变产生的影响。
2)  New Russian architecture
俄罗斯新建筑
3)  RussianRussia
俄罗斯的俄罗斯
4)  Russian [英]['rʌʃən]  [美]['rʌʃən]
俄罗斯
1.
History,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ussian Launch Vehicle;
俄罗斯运载火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2.
Revised Russian Forest Cod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Forest Legislation in China;
俄罗斯森林法典的修订及启示
3.
The breeding methods and productive capacity of seven kinds of Russian fine-wool sheep;
俄罗斯细毛羊毛肉兼用型品种的选育方法及生产性能
5)  Byelorussia [英][,bjelə,rʌʃə]  [美][,bjɛlə,rʌʃə]
白俄罗斯
1.
Fossil fuels and Their Practical Utilization in Byelorussia;
白俄罗斯的固体可燃矿物及其实际利用
2.
Recent Progress of Impulse and Powder Metallurgical Techniques of Byelorussia;
白俄罗斯脉冲与粉末冶金技术的最新进展
6)  Russ nationality
俄罗斯族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irth items on Russ nationality adults.
目的:探讨俄罗斯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
2.
Objectiv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rmatoglyphics parameter of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Russ nationality of China.
得到了含有 31名男性和以前调查的 2 5名女性群体的俄罗斯族肤纹参数。
3.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336 adults(186 males,150 females) of Russ nationality living in Inner Mongolia were based on 9 somatoscopic measurements,58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and 38 physical indices and index types.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地区336名俄罗斯族成年人(男186,女150)的体质特征,包括9项形态观察项目,58项测量项目,38项指数及其分型,并与国内外一些群体的体质特征进行了比较。
补充资料:俄罗斯建筑
      具有俄罗斯民族特点的建筑形成于12世纪末。俄罗斯式教堂有浑圆饱满的穹顶,称为战盔式穹顶,代表作是诺夫哥罗德附近的斯巴斯·涅列基扎教堂(1198~1199)。
  
  15世纪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建造了圣母升天教堂(图1)和多棱宫。圣母升天教堂又是王公加冕的礼仪厅,采用希腊十字式平面,5个穹顶都有高高的鼓座,结构较轻,空间开朗。多棱宫为举行仪典和宴会的场所,是意大利匠师所建,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风格和细部处理特征;大厅中央有一根大柱子,继承了俄罗斯木建筑传统。
  
  
  16世纪,俄罗斯建成中央集权国家。莫斯科红场上的华西里·柏拉仁内教堂(1555~1561)是一座大型纪念建筑,中央是一个"帐篷顶",总高46米,周围8座较小墩子,都采用战盔式穹顶,饰以金、绿两色并夹杂黄、红色。教堂用红砖砌筑,细部用白色石料,装饰华丽,色彩强烈欢快。(见彩图)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彼得大帝学习西欧,俄罗斯建筑西欧化。这一时期在彼得堡(今列宁格勒)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图2)和冬宫。彼得保罗要塞建在涅瓦河进入彼得堡的入口处,其中的一所平面为拉丁十字式的教堂带有西方建筑的印记,教堂金色尖顶高达34米,与周围水面和房屋、围墙构成强烈对比,给从海上进入彼得堡的人们以深刻印象。
  
  
  18世纪下半叶,俄国的城市建设活跃,因受法国影响,建筑形式趋向简化,追求单纯的几何形式,主要是古典主义的形式。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枢密院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成为欧洲强国,彼得堡中心广场周围建成了一批大型纪念性建筑物。海军部大厦位于广场北部,是构图中心。大厦正中高达72米的塔楼,是城市三条放射形街道的交汇点,其中一条是彼得堡最重要的大道──涅瓦大街。大厦北面涅瓦河对岸为交易所,东北面为彼得保罗要塞的教堂。海军部大厦东面为冬宫。建在冬宫南面的弧形的总司令部大厦,立面简单朴素,仅在中央有一座巨大凯旋门式的拱门,构成冬宫广场的南入口,从涅瓦大街有一条岔道通往拱门。广场中央矗立着47米多高的亚历山大纪功柱,同冬宫和总司令部大厦平展的体形相映衬,丰富了广场建筑群的构图。海军部西侧翼同对面元老院和宗教会议大厦组成元老院广场(今十二月党人广场)。这个广场北面有著名的彼得大帝铜像,南面有伊萨基甫斯基主教堂,体形高大雄浑,通过海军部前广场可以一直望到冬宫广场中央的纪功柱。这时期还在涅瓦大街上建造了亚历山大剧院和卡桑教堂等著名建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