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质病害诊断
1)  geological hazard diagnose
地质病害诊断
2)  disease diagnosis
病害诊断
1.
Essentially,the crop disease diagnosis is fault disease diagnosis.
农作物的病害诊断的实质是一个故障诊断问题。
2.
By means of the in-situ tests and the related stud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eas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railway bridge pier supported by pile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dynamics tests,and presents the evaluation index concerned.
通过现场测试和有关应用研究,研究了铁路群桩基础桥桥墩病害诊断的动力测试和评价方法,提出了群桩基础桥墩状态评价的有关指标。
3.
Turfgrass disease diagnosis and protection has become one key technology of the turfgrass conserve and manage technologys, with the developing of the turfgrass industry.
由于我国草坪病害研究起步较晚,所以许多相关信息、资料的普及度不够,草坪病害诊断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匮乏,故采用专家系统进行草坪病害的诊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3)  Diagnose damage
诊断病害
4)  Diagnosis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病虫害诊断
5)  geological disease
地质病害
1.
Application of the sesmic CT method for geological diseases in Yunnan Dafenya tunnel;
地震CT技术在大风垭隧道地质病害诊治中的应用
2.
For tens of years since its discovery,due to natural and factitious factors there were appeared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geological diseases which have threatened safety and protection of the Peking Man Site.
自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区被发现后的几十年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各发掘点内出现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地质病害,严重威胁着遗址区的安全与保护。
3.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s in the geological hazard area will activate the original geological disease because the deep cut slopes lead to the change of geologic agent.
在地质病害集中的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由于山体切割改变了自然条件下的地质营力,激活了原有地质病害,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
6)  geological disaster
地质病害
1.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Huayingshan highway tunnel;
华蓥山公路隧道地质病害防治措施
2.
The(tunnel s) buried depth is big and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so complex that geological disasters were happened frequently in the constructing.
铁峰山2号隧道为万州—开县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埋深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地质病害频繁发生,为了预报施工开挖面前方围岩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在地表沿隧道轴线采用长排列、大功率供电的高密度电法系统进行了视电阻率成像探测,探测成果起到了超前预报的目的,指导施工单位提前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了塌方、涌水等工程病害的发生。
3.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in remote sensing (RS) exploration of Shi-Tai Railwa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RS and GIS in explor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 from design, found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本文以石太线铁路工程地质病害遥感(RS)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为例,从系统的设计、建立、功能等方面论述了RS与GIS在铁路工程地质病害遥感调查中的具体应用,为快速查询、了解铁路工程地质病害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补充资料: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是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点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地质矿产部(主管部门)和原成都地质学院(依托单位)的指导下,从1991年至1995年,历时四年多,初步建设成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原地质矿产部检查验收小组和验收专家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实验室全面达到了国家专业实验室的验收标准,并具备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建议有关的领导部门继续给予支持,使该实验室尽早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原地质矿产部批准该实验室为部开放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所依托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03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04月被获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领域惟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及依托单位具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自主设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减灾防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岩土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并设立有“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本实验室由5位资深工程地质学家(其中一名外籍科学顾问)、48名固定研究人员和26名流动人员)组成。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平均年龄 43岁,包括教授及研究员31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0人、讲师7人。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实验室下设4个研究室 (重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室、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室、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研究室、灾害预警与信息技术研究室)、5个研究中心(地质灾害数值与物理模拟研究中心、遥感与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监测研究中心、泥石流灾害研究与防治中心、地下水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心)、12个装备先进的试验室(岩石力学综合参数测试试验室、mts土动三轴试验室、岩石(材料)力学试验室、现代勘测技术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微观分析鉴定室、物理模拟试验室、数值模拟试验室、遥感与gis试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钻掘工程试验室、地层环境模拟及污染控制试验室)。12个试验室总体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具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仪器代表了目前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仪器设备总值约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或系统14台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地质灾害的现场勘测与监测,包括最新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sir-20地质雷达、 trimble-gps仪和全套现场大型原位试验装置等;第二部分主要用于岩土体力学特性参数测试和物性参数分析,是试验室硬件条件的主要部分,包括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开发的多功能岩石参数综合测试系统、mts土动三轴试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岩石流变仪、土体流变仪、土体大三轴仪、大型岩石高压渗透试验系统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试验装置;第三部分是用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及预测的数值模拟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和“3s”技术系统。实验室拥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室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